酒駕刑法新修正條文,六月十三號凌晨正式生效,由於下修了酒精濃度,這項規定被視為全世界最嚴格的酒駕罰責。新的酒駕罰責,有哪些內容?首先是各類駕駛人,現在酒精濃度只要達0.15毫克,就可開罰一萬五千到九萬元,如果達0.25毫克,就觸犯公共危險罪,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在新法上路之後,警政署也通令全國展開酒駕大執法,不過,還是有一堆駕駛罰不怕,執法開始才短短16分鐘,就查獲首宗酒駕案件。執法五天全國總共取締1520件,其中違規352件,移送法辦1021件,拒測145件。期間也再發生酒駕悲劇,台東一對大學生兄妹,騎機車返家途中,就被酒駕的林務局官員追撞,傷重不治。然而,這些取締的數據除了展現警方執法的決心,也顯示民眾酒駕的惡習仍相當普遍,更曝露了新制的漏洞。酒駕拒測只要罰九萬元,因此,拒測案件突然激增,部分酒駕者寧可花錢消災,也不要案底。這部分問題在行政院研議後,警方制定出酒駕拒測的標準作業程序,未來駕駛人疑似酒駕拒測,除了要被罰九萬元,並吊銷駕照三年之外,警方會再根據刑事訴訟法,將駕駛帶到醫院強制抽血,超標者再依公共危險罪論處。無疑地,酒駕是當前的執法重點,酒駕造事抑是社會所不能容許的過錯,故只要喝酒甚至是到了飲酒的場所就不要再去碰車,以免因酒精氣體揮發吸入,造成血液含微量酒精而受罰。切記「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或者也可多加利用代叫計程車和指定駕駛,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