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度宜蘭縣長青食堂資源連結計畫「學田米」捐贈活動
成為高齡友善城市領航者,打造幸福宜蘭,是宜蘭縣政府為縣民許下的遠景,長青食堂是宜蘭縣政府落實照顧長者的首推政策之ㄧ。今年度起宜蘭縣政府擔任資源連結平台角色,連結宜蘭南區扶輪社、中和圓通扶輪社、中和福美扶輪社、板橋西區扶輪社等四社,捐贈所收購之
930公斤「學田米」予縣內長青食堂,除了為支持政府照顧老人之服務方案外,另一方面協助偏鄉小校學童就學,實現童年夢想;藉由102年8月28日於惠好社區辦理捐贈活動,希望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民間單位及企業能察覺擔負照顧長者及弱勢族群之社會責任,成為幸福宜蘭推手。「學田米」為岳明國小學生,以自然農法方式耕作,目的就是要來推動「食育」教育,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親近土地、關心環境;扶輪社收購健康有機的學田米捐贈給長青食堂,讓長者也能吃到健康的稻米,扶輪社以實際行動支持學童友善耕作,努力耕耘就有收穫,體驗自助助人的友善教育。
近10年來該縣長者人口數持續攀升,長者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比率,從10年前(93年)11.5%上升至13.4%。宜蘭縣老年人口比率13.4%,高於11%全國平均值,因人口外流面臨家庭型態變遷之緣故,老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也正逐年下降。長者因獨居或家中子女外出工作而暫無人照料,經常中午用餐不固定或隨便吃,而影響身體健康。宜蘭縣政府於99年起鼓勵社區組織開辦長青食堂服務,提供營養餐食讓社區長者可就近到社區公共空間用餐,同時參加社區的健康促進活動,並促使社區成員關心長者們的情況與健康,對於行動不便之長者也會提供送餐服務及問安,讓長者們獲得心靈上的支持。
賡續至102年7月底,已涵蓋該縣86村里,服務效益已達2,236位長者,迄今服務效益仍持續成長,而服務範圍亦持續擴增。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照顧長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民間單位及企業共同之社會責任。考量未來老人福利政策能永續推展,政府應開始擔任資源連結平台角色,為提供服務單位與民間單位及企業之間資源相互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