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嘉南地區部分農民為省工及節省成本種植再生稻,因再生稻分蘗與抽穗參差不齊,米粒大小與飽滿度較不均勻,而未熟粒、畸形粒、異型粒、碎米粒比率高,品質不佳且碾糙率低、產量低,且因早熟易遭受颱風侵襲大幅減產。本年二期作即因氣候因素產量劇減,採收品質不符公糧收購標準,影響農民收益甚鉅。為輔導農民種植高品質水稻,讓消費者能吃到優質國產米,該分署呼籲農民再生稻不是好的生產模式,雖可減少生產成本,但收入也相對減少,以總收益而言並不划算,又因再生稻之米質差,影響國產米品質,應杜絕再生稻種植。
該分署進一步表示,再生稻生育參差不齊成熟度不一,品質不佳,致售價低造成農友損失,且常發生病蟲害問題。為減少農民損失,該分署籲請農民採行一期作種稻,另一期作種植進口替代或地區特產作物,以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