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下營區農會以自產自銷模式開發黑豆系列商品,提升黑豆產業價值,帶動下營區黑豆產業商機(記者吳素珍攝)
黑豆屬於豆科,又稱為「烏豆」,是眾多大豆品種中的一種。臺南市是臺灣黑豆之主要產區,種植面積達188公頃。主要分布於下營、鹽水、學甲及麻豆等區,其中以下營區種植面積為最大宗。今年下營區農會與農民契作黑豆,主要種植品種為台農3號及台農5號,契作面積為20公頃,每公頃平均產量約二千公斤,為發展地區特色產業,下營區農會以自產自銷模式開發黑豆系列商品,提升黑豆產業價值,帶動下營區黑豆產業商機。
臺南市下營區栽種黑豆已有數年經驗,更是臺南市黑豆的主要產區,為確保黑豆品質,農會除與農民契作,並向台南農業改良場購買品種權,以保障契作種源純度,作為未來開發黑豆休閒食品加工使用。黑豆的營養價值極高,尤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長久以來被我國傳統醫學視為養生保健食品,並符合現代養身市場之需求。
黑豆吃法多變,不論生食、飲品、入菜或製作加工食品皆適宜,例如黑豆茶、蜜黑豆及黑豆蔭油等。為推廣消費者多多食用本市盛產之黑豆,農業局邀請下營區農會家政班現場教導消費者製作「黑豆壽司」,體驗黑豆新吃法。除了「黑豆壽司」,在下營農會家政班員不斷的嘗試下,目前已經做出美味的黑豆養生粽,以黑豆取代傳統粽子使用的花生,讓黑豆粽不失傳統美味,吃起來更健康。農會希望透過不斷的研發,讓黑豆能走入家庭的美食圈,更普及於生活當中。
近來食品安全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繼油品風波後,讓不少民眾對食品安全存有疑慮。黑豆是下營區之特產,尤其生產黑豆蔭油及醬油膏已有20年之經驗,靠著古法天然釀造讓黑豆產生甘醇味,釀造時間更長達5至6個月。除遠近馳名之黑豆蔭油、醬油膏等產品,近來下營區農會不斷積極研發黑豆加工品,採用臺南生產之黑豆,而非國外進口之基因改良豆,讓民眾吃得更安心。為推薦最實在的上等黑豆給全國民眾,喜愛臺南黑豆的消費者可向下營區農會訂購,送禮自用兩相宜,訂購專線06-689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