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衛生局請持續加強清除清水容器(記者梁朝琴攝)
台南市截至11月26日止已確診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1例為出血性登革熱。臺南市入夏來的病例皆感染第二型登革熱病毒,歷年疫情多流行第一型,而重覆感染不同型別,易致登革出血熱,死亡率高達20~50%。現雖已入冬氣溫漸降,但登革熱的病媒蚊仍活耀,亦會躲入戶內避寒,民眾勿有冬天就不會有登革熱的觀念,不可輕忽登革熱對健康的威脅,衛生局呼籲市民,加強巡查及清除戶內戶外積水容器,至外縣市活動時做好防蚊措施。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所轄37區衛生所為避免社區環境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及孑孓,而造成登革熱爆發,持續於社區中進行登革熱病媒蚊調查,此次在11月17日至11月23日進行社區調查中,共26區衛生所調查240里、12,877家戶,陽性戶數207戶,家戶陽性率達1.6%。
調查結果發現戶內陽性容器63個(項細:桶缸27個、花瓶21個、底盤9個、其他容器3個、馬桶2個、杯瓶碗1個),戶外陽性容器192個(項細:桶缸136個、底盤15個、其他容器13個、杯瓶碗11個、花瓶5個、水溝5處、馬桶3個、水塔3個、保利龍箱1個);布氏指數0級127里、1級87里、2級19里、3級6里(南區文南里,中西區保安里,永康區埔園里3次、正強里)、4級1里(東區大智里),衛生局(所)已當場針對陽性區里擴大孳生源容器的巡查及清除。
現已進入登革熱高峰期,衛生局呼籲市民,每週需巡視住家、工作地戶內戶外的環境,刷洗有使用的盛水容器,清除未使用的積水容器,避免因積水導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有至東南亞國家旅行時,需加強防蚊措施,返國後若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旅遊史;衛生局並呼籲醫師特別注意是否有疑似登革熱之病例,一旦懷疑病患可能感染登革熱,應即通報衛生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