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將軍之屋軍帽展,展出不同時期、不同軍種的軍帽,各有背景故事(記者許明松攝)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4月9日起於青島街的將軍之屋,舉辦軍帽展,從北洋政府時期到現代國軍,不同時期、不同軍種的軍帽,各有背景故事,讓人了解國軍發展歷程。
將軍之屋『軍帽展』8日上午由副縣長鍾佳濱、文資局、空軍四三九聯隊代表、文化處長徐芬春及多位縣議員,為精巧創意的將軍公仔戴上帽子,揭開展覽序幕。文化處並邀請樹德科技大學女子儀隊操槍表演,展現榮譽、自信與活力。
繼軍機模型、軍徽展之後,將軍之屋於4月9日至8月31日展出『軍帽展』,蒐集了近百頂軍帽,像是硬殼大盤帽、圓筒形布帽、頭盔、女用簷帽、頭盔等,對照珍貴歷史照片的展列,從軍帽的演進中一窺自建國之初物力維艱,國軍在內憂外患之中一路挺進至今的過程。
副縣長鍾佳濱表示,配合軍服佩戴的軍帽,除了實用及裝飾功能,更重要是彰顯軍人的儀態、階級及身份,藉由軍帽展,讓人更加了解國軍的歷史沿革與保家衛國的使命,也凝聚民眾對國軍的支持。
文化處長徐芬春說,之前展出國軍臂章,引起收藏迷的熱烈討論,不同軍種的軍帽,也有它的發展過程,將軍之屋每年兩檔展覽,以國軍為主題,希望民眾來到眷村逛逛複合式文創餐廳的同時,也到將軍之屋參觀,了解國軍的歷史。
文資局副組長朱俊德肯定縣府為勝利眷村的用心投入,讓民眾對眷村文化有不一樣的體認。
文化處表示,這項展覽分為七大展區:<現代國軍軍帽區>、<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時期(民國元年~17年)>、<國民革命軍創立及北伐時期(民國13~18年)>、<五次剿匪與抗戰時期(民國19年~34年)>、<戡亂時期與政府遷台後(民國34年~85年)>、<屏東在地軍種軍帽>,例如屏東市大武營空降傘訓中心,培育無數跳傘和特戰菁英,傘兵盔又因作戰特性與空降屬性不同而有所分別)、以及<未來區>展示國軍佩戴的新款迷彩帽。
另外,配合展覽特別設計趣味的軍帽遊戲,只要過關登上榮譽榜,即可獲得限量的DIY將軍文創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