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廖贊堯中醫師談「中醫穴位外治法」。
前言
古代中醫除了針灸、用藥之外還有外治法,也就是在穴道上貼敷中藥,達到保健治病的效果,清朝神醫吳師機擅長此法,他是外治法的鼻祖,經他診治的病人都有不錯的療效,反觀現代中醫由於健保制度的緣故,很少使用此法,少人知道,也少人推廣,故希望能以此文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正文
第2次世界大戰後西醫蓬勃發展,中醫原地踏步,甚至退步,有人說中醫西化了,其實是一些古法被我們拋棄了或者說失傳了,就像外治法一樣,也是少人用就漸漸式微,老祖宗有很多東西都不錯,打仗時你能帶甚麼東西,逃命都來不及,老祖先就是一根針一罐藥就能治病,雖然粗糙但也是方便法門,古人所謂一針二灸三用藥正是如此,貼敷法就是一種灸法,只不過是用藥物去灸,一般百姓都可以自己DIY,可以自我保健,在家就可以自己針灸,用手指頭或按摩棒當針具按壓痠痛點,然後貼敷藥物就是灸,很實用而且沒有危險性,至於貼敷甚麼藥物就有點複雜了,這需要一點專業知識,本文略去不談。
其實中醫很藝術,古人治病分三個層面治病,面面俱到,皮膚系統,皮裡臟外系統(肓膜腠理系統),內臟系統,灸法放在皮膚上,針法扎在皮膚內但在內臟外,吃藥靠內臟去消化吸收,就是所謂一針二灸三用藥,現代社會是速食社會,凡事要求快而且大家嫌麻煩,一切都以先吃藥為主,以為藥物萬能,殊不知內臟也會累,藥物也是負擔,如果你發現吃藥治病已經到一個瓶頸,建議不妨考慮一下另外兩個治病系統,前人說換腦筋值千金,就是這個意思。另外按兵法的思考,亦即用藥如用兵,中醫攻邪派認為身體有病一定是有邪氣作亂,不管邪氣躲在哪裡,我們分三層治病各個擊破,讓它無所遁形,驅逐出體外,身體因而能獲得康復,所謂萬病回春是也。
醫之患患無方,病之患患無法,有方有法,病才容易治療,外治法按古人思路,說穿了就是一句話而已亦即”外治之法即內治之法”, 這是前言提到的吳醫師所說的,外用藥可以用來打通阻塞的經脈,進而提高經脈的能量,還能提供害怕針灸或者厭惡吃藥的患者另一項選擇。補充說明一下吳老前輩的外治法,他並不是原始發明者,只是他是集外治法的大成,因為他專門用外治法,但是不是說外治法從清朝開始,這點必須說給讀者明白。另外,這幾年盛行的三伏貼及三九貼就是脫胎於此法,其實外治法可以治療很多病,並不只限於呼吸道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因為某些因素不能服藥,例如運動員(怕被檢查出禁藥),或者孕婦(怕吃藥影響胎兒),還有小兒因為不能自己吞藥或怕藥味,這些人都可以嘗試外治法。
結論
現在很多病是慢性病是文明病,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人一旦生病了需要好好照顧你的身體,當然希望能用各種方法來達到健康,本文只是提供另一種思路,也只是粗糙的介紹,當然還有更高深的外治法,例如肛門給藥、發泡法、割法,或者藥浴等,不勝枚舉,愛因斯坦說過科學只能證明已存在的東西確實存在,不能證明不存在的東西不存在,這句話與大家分享,目的只想告訴各位有緣人經脈能量系統的偉大力量,我們看不到氣,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可以經由外治法去感受它,祝福大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