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市中西區推動「友善騎樓」(記者梁朝琴攝)
圖:南市中西區推動「友善騎樓」(記者梁朝琴攝)
行人安全、店家賺錢南市中西區推動「友善騎樓」
騎樓原為臺灣因應日照強、雨水多之海島型氣候所普設的建築設計體,惟因現行騎樓被機車及店家佔用的情形十分普遍,無法發揮原本供往來行人遮陽避雨的效果,並且已造成步行障礙,成為都市之瘤,由於私人佔用騎樓成為常態,公權力強制介入往往造成衝突。
臺南市中西區公所從102年開始執行騎樓暢通計畫,鼓勵各里、商圈參加友善騎樓競賽,共同參與社區環境的改造,從宣導、參與意願調查、劃線、執行、違規通報取締,到鼓勵店家自主維護管理,至110年止已擴及13里,暢通總長度19.5公里。除騎樓暢通外,近年也持續配合市府工務局推動騎樓整平,改善騎樓高低落差,透過騎樓暢通及騎樓整平雙管齊下才能讓行人及輪椅族、嬰兒車有更好的騎樓行走空間。
如何改善臺南市現有騎樓普遍佔用情況,達成黃偉哲市長「行得更好、過得過好」施政理念,是區公所暨市府團隊的努力方向,最終希望騎樓能夠全面淨空,讓「亭仔腳」成為臺南市容的令人享受流連的獨特景緻,使行人安全、店家賺錢,也讓來自各地的遊客深入臺南大街小巷,看見臺南在地文化,漫步騎樓,享受逛街的樂趣,加乘臺南觀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