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國家發明創作獎109年創作獎金牌)
(二)展示說明文:(展示分區:D區TRIZ創意發明;對應TRIZ理論:回饋原理)
傳統手術鎚在敲擊時產生的反作用力,會造成鎚子彈跳開來而浪費力氣,此裝置設計特色是在敲擊件的下方裝設雙層彈簧,可以暫時吸收敲擊時產生的反作用力,將敲擊時的動能轉變成彈性體的彈性位能,暫時儲存,對於反作用力產生延遲回彈的減震及吸震效果,且能將施力持續地傳遞至受敲擊物件中,便利性與手術成功率皆提高。
(三)館長致詞稿中宣傳文字:
其中展出作品包括今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特別邀請的《109年發明獎金牌-限力減震裝置》施瑞源醫師,利用創新的概念減輕手術鎚的震度,並穩健控制力道,讓各種敲擊達到最好的效果,將醫療工業與生活進行結合且延伸應用。
(四)延伸閱讀資料(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專輯):
https://www.tipo.gov.tw/tw/cp-920-892092-b020d-1.html
二、嫁接輔助機具
(國家發明創作獎107年創作獎金牌)
改善農村長期勞力不足的問題
(一)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獎項:107年創作獎金牌
(二)展示說明文:(展示分區:C2發明家小故事;包裝名稱:改善農村長期勞力不足的問題)
「嫁接」是一項古老的園藝技術,具有抵禦病蟲害及不良環境耐性,更新與繁殖品種等作用。然而傳統仰賴人工的操作方式卻有缺工及耗時的問題,研發團隊成員原本是想研發全自動化機器,但因為作物有很多不確定因子、苗株也較為脆弱,因此團隊經過1年半的研發,終於開發出半自動的「嫁接輔助機具」,將一部分較具技術性的項目,藉由機械來輔助或取代人力,以紓解產業營運瓶頸,即使是沒受過訓練的新手,僅需上機操作幾次,30 分鐘內即可輕易上手,甚至可達到與專業技術人員相同的嫁接成功率,有效解決人才荒的問題。
(三)館長致詞稿中宣傳文字:另外亦邀請了《107年創作獎金牌-嫁接輔助機具》張金元先生,透過專利接合裝置,將嫁接夾條體剪切、開夾、閉夾等功能自動化,提高嫁接成功率及苗株存活率,紓解農業缺工困境,有效解決人才荒的問題,並讓我們可以享用到品質優良的番茄。
(四)展場播放影片:
https://mail.nstm.gov.tw/downloadSharedLink.service?key=6246656d-f35c-4023-880f-bd33ab8afd8c
(五)延伸閱讀資料(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專輯):
https://www.tipo.gov.tw/tw/cp-730-707883-aa014-1.htm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於今(111)年6月24日在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發明人代表的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辦理「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作品捐贈徵集、展示宣傳與教育推廣等相關事宜,以保存國家發明創作重要文物及記錄國人創作發明之時代脈絡,並增進文物典藏、展覽、教育與服務社會大眾之功能,並於同日舉辦「發明新星」特展活動。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稱科工館)位於高雄市,是臺灣第一座應用科學博物館,也是隸屬教育部管轄的6大博物館之一,除文物的典藏外,更肩負著教育推廣的使命。科工館與智慧局結緣在103年,共同合作辦理「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作品之徵集與捐贈,經過8年(4屆)的收藏,已入藏了49項超過90件之作品,今天透過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作為臺灣傑出創作發明制度性典藏之依據。
「發明新星」象徵每個國家發明創作獎獲獎者及作品如同耀眼的新星一般,點亮我們的生活,也期許參觀特展的未來發明家們,成為發明界的新星。展示內容分別為「生活處處有發明」、「發明藏在細節」、「徵的就是你」、「創意發明思考:TRIZ」、「經典永流傳」等五大分區,讓參觀者近距離觀賞及體驗優秀又具代表性的創作及發明,展出至111年8月21日,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到高雄來看展。
「發明新星」特展,是智慧局與科工館首次利用得獎作品策劃之特展,未來雙方將持續合作,運用雙方核心優勢與專長,共同推廣優良的發明創新,讓創新科技教育邁向普及化及全方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