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綜合新聞 › 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於雲林高鐵站前 共鳴山海之美傳遞永續生活
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於雲林高鐵站前 共鳴山海之美傳遞永續生活
2025
02/13
20:27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分享
瀏覽 (9568) | | | |
2025-02-13 20:27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為推廣永續理念並結合地方文化,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於210日至223日展出,本次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攜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陳芳如老師團隊創作出結合環保與藝術的燈光裝置作品「竹之山鳴」與「竹浪之聲」。兩件作品以「山」與「海」為主題,展現雲林地方的自然魅力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創新設計,傳遞「山海再生:土地永續的共鳴」的深遠意涵。

 

「竹之山鳴」透過竹材與農業廢棄物,塑造出山林間的靜謐與生命力,線條流暢的結構象徵山脈的延綿與自然的永恆之美。作品設計靈感源於雲林縣山區豐富的生態資源,旨在喚醒人們對土地的尊重與珍惜。

 

「竹浪之聲」則運用漁業廢棄物如蚵殼、漁網等材料,再現雲林海岸的波濤與律動感。藉由燈光與影像的結合,這件作品彷彿讓人置身於海浪拍岸之間,展現出自然與人類的共存之美。

 

本次作品的創作過程由雲林科技大學師生共同參與,透過材料的創新應用實踐循環經濟理念。竹編結構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展現雲林作為「世界竹地標」的深厚文化價值。此外,透過舉辦的「寶特瓶花朵工作坊」結合環保與創意,與環保志工及水巡守志工夥伴公私協力一同參與資源回收創作,感受永續生活的可行性與樂趣。

 

本計畫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教育與實踐的結合並激發永續思考,與社區參與的行動。學生參與設計與創作,學習永續理念的實踐方法,並在過程中深化對材料與地方文化的理解。參觀者則能從燈光中感受自然循環的美感,進而反思廢棄物再利用的可能性。

 

展期結束後,兩件作品將移至西螺森活武樹園區展出,延續永續精神並作為教育展示的長期象徵。誠摯邀請民眾前往2025雲林高鐵站前永續微燈會,親身體驗「竹之山鳴」與「竹浪之聲」所傳遞的自然與文化共鳴,共同點亮對永續未來的希望!

·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上傳時間:2025-02-13 20:27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張起床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