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5年,福智教育園區全人教育體系終於完備,今(16)日下午舉辦「宗德樓」落成揭牌曁福智佛教學院第一屆碩士班開學典禮。雲林縣長張麗善、福智僧團住持如淨和尚、福智佛教學院如得校長暨諸多嘉賓及大德到場觀禮。
如淨住持表示,福智佛教學院開學典禮中,落成揭牌的主要建築是「宗德樓」,由真如老師題名,佛教學院校長如得法師題字。校訓:「仁禮相依,悲智相融」,則是福智教育園區創辦人日常老和尚一生力弘佛儒二法,結合佛法、儒家的思惟,訂為校訓以作為學生們克己勵學的目標。
榮董代表崇友文教基金會唐松章董事長表示,經過二十多年的堅持努力,終於完成福智教育園區的最後一塊拼圖;研究所成立後可以更完整的串連小、中、高、大到成人、提升人類的身心靈教育、進而與國際接軌。
如得校長表示,福智佛教學院於2024年7月經教育部核准立案通過「佛法應用研究所」,12月公告第一屆錄取15位名單,預計今(2025)年4月招收第二屆。佛法應用研究所課程包含有:正念療癒、幸福教育、幸福企業、儒學修身、科學實證等,以培育生命格局寬廣與人文素養深厚的人才。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天是福智佛教學院的重要時刻,不僅迎來第一棟校舍落成,也舉辦第一屆碩士班的開學典禮,這是歷經二十多年努力所實現的願景,令人深深感動。台灣社會在少子化趨勢下,許多大學正在縮減,甚至停辦,但福智團體仍堅持創辦一所不一樣的大學,展現出對教育的遠見與堅持,值得敬佩!
張縣長指出,近年來因為社會風氣改變,五濁惡世之氣瀰漫,正需要福智所具備的正向、善念的力量來淨化。多年來,福智團體在雲林深耕,在有機農業和教育上都有卓越的成果。這幾年又結合麻園、崁腳等村落,提出「營造心靈生態村」的願景,並展開實際行動,在互助共好、社區照顧等多方面的努力,為地方帶來正向改變。
張縣長說,雲林縣近年來也積極推動品德教育理念,與佛教裡引人向善的理念不謀而合,相信在大家的合作及努力之下,雲林不僅是國人飲食需求的糧倉,更能成為台灣心靈淨化的淨土。而隨著佛教學院的成立,未來將有更多師生投入其中,與在地共同成長,必定會為古坑鄉乃至雲林縣帶來新動力,縣府願意和大家一起努力!期待福智佛教學院成為學術與實踐並重的典範,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智慧與慈悲的人才。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