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藝術教育政策培育人文情懷為首要
嘉義市98學年度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成果觀摩會於28日早上在林森國小活動中心舉行,這次參與觀摩會有北園國小、民族國小、林森國小、精忠國小、志航國小、育人國小以及玉山國中等七所學校,會中並邀請駐校藝術家盧銘世、林文彬以及劉若蘭等人與學校老師交流分享。
教育處表示,為加強藝術教育,教育部針對偏遠學校及藝術與人文師資不足的學校補助經費,嘉義市執行這項計畫已邁入第二年,今年參與的學校規劃的藝術教學主題相當多元,有捏麵人、立體雕塑、交阯陶、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說唱藝術等等。
副市長致詞中表示,「人文」是教育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擬訂嘉義市教育發展綱領,我們將「人文第一」排在第一順位;他並以「鵝卵石」的故事做為隱喻,他說,玻璃瓶放滿鵝卵石不代表滿,還是可以陸續放入碎石,細砂,甚至水,但如果顛倒順序先放水,細砂就沒辦法放進去了,這就是說學習要有順序,教育也要有順序。而人文教育的意義,是在人文情懷,而不是人文知識的培養,人文情懷不是在讀多少書,像陳樹菊阿媽雖然只有國小畢業,但卻是人文情懷最佳表現;同時他也期勉老師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用耐心、愛心教育每個小孩,國家未來發展才會不一樣。
副市長並一一到各攤位與學校老師同學分享教學創作過程,育人國小以「交趾陶」製作為主題,邀請黃信豪老師教學,並安排學生到新港奉天宮、嘉市城隍廟欣賞交趾陶剪黏藝術之美,副市長還翻閱小朋友寫的心得報告,其中一位三年級侯婷宜小朋友寫著,本來覺得黑黏黏的陶土好噁心,沒想到經過低溫燒出來後,居然這麼美麗!讓在場的大人們看了都會心一笑;民族過小以「說唱藝術-答喙鼓」為發表主題,副市長走到攤位時,一時興起請小朋友教他竹板,副市長馬上上手,也跟小朋友來一段,副市長笑著說,這對末稍神經有益,還也可以預防老人痴呆症呢!精忠國小老師也說,這次學校邀請到莊妙惠老師教導學生捏捏麵人,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也發現對於過動兒、自閉症的孩子,有異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這些平常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在學習捏麵人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專注,甚至還有自閉症的孩子將麵糰搓揉出十幾隻的鸚鵡。
參與座談分享的駐校藝術家盧銘世老師也說,很高興參與這項計畫,這次教學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以改造校園環境、壁面藝術或種樹的方式讓學生共同參與創作,希望學生畢業後,還能回來看到自已的作品,讓藝術的情感是可以無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