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綜合新聞 › 臺南文化中心11月4日起稻草人舞團2011年度製作《介‧入》衣体與舞蹈行為跨界實驗展演
臺南文化中心11月4日起稻草人舞團2011年度製作《介‧入》衣体與舞蹈行為跨界實驗展演
2011
10/26
22:24
天眼日報記者
田薏莉
台南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417) | | | |
2011-10-26 22:24
天眼日報記者 田薏莉 台南市 報導

圖:《介‧入》衣體與舞蹈行為展演,演出形式即是介於舞蹈、服裝秀和行動藝術之間的跨界身體展演(記者田薏莉攝)

 

繼今年7月稻草人舞團以藝術總監羅文瑾作品《鑰匙人‧TheKeyman》成功的在亞維儂吸引眾多觀眾與評論家的目光,並獲法國Reg'Arts《表演雜誌網路》譽為「令人驚嘆的創作」後,羅文瑾再次發揮令人無法忽視的創作能量,找來同樣為《鑰匙人‧TheKeyman》設計服裝及舞台的角八惠,共同以《介‧入》為題,並用獨創的”衣體”(CostumeSculpture)與舞蹈形式來展演台灣普遍呈現出的社會居住景觀─違建,其在人的居所中所隱藏的背後意涵以及心理與身體層面的經驗,藉此主題,兩人聯手創作出一場介於舞蹈、服裝秀和行動藝術之間充滿原創性的跨界身體展演《介‧入》衣體與舞蹈行為跨界實驗展演。

身為城市一份子的兩位創作者羅文瑾與角八惠以各自的專業:舞蹈與衣體設計潛入這座島嶼的深層去探討人的居所現象。在標準規格化的現代主義建築文本之下,台灣人民習慣去擴充私人空間文本,如:頂樓加蓋、陽台外推等類違建風景,而人們出生到死亡一直被衣服包覆,衣服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層皮膚,也屬於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經常將自己的身體意象用其所包覆的外壁關係去統合。而在這次作品中所創造出的「衣体」這個名詞,就是指衣服和身體緊密相互包覆的中介空間,角八惠利用Refashion的製衣方式,來重新拆解重置延伸服裝原本架構,就像違建之於原本房子的架構。此次創作內容首先抽取「居所現象」所產生出的四大主題:身體與居所/增殖與拓展/Refashion與身體的錯置/身體的測量性,來過渡到衣体的製作形式和內容,再由羅文瑾從衣体作品出發延伸至身體與舞蹈與行為的動態編導,最後呈現出一場介於舞蹈、戲劇、服裝秀和行動藝術之間另類的跨界身體展演。

在舞蹈表演裡服裝造型的設計深深的影響舞作的肢體動作與身體意象,也牽引著作品的整體氛圍。稻草人舞團於2008年就與服裝設計師角八惠合作第二屆表演藝術追求卓越作品《月亮上的人─安徒生》,她為作品設計了一套用大量紅白塑膠袋所製作成的華麗禮服,創造出兼具功能性、實用性及多元性的特色舞蹈服裝,令人印象深刻。2010年虹惠又為舞團獲法國亞維儂媒體喻為譽為「令人驚嘆的創作」的舞蹈劇場作品《鑰匙人‧TheKeyman》,包辦舞台空間及服裝造型的整體設計,將作品烘托出既神秘又簡潔的風格。因為過去累積的合作經驗,讓本團藝術總監羅文瑾和角八惠思考舞蹈與服裝彼此間更進一步的合作模式與可能性。

此次演出《介‧入》衣體與舞蹈行為跨界實驗展演裡,即是把服裝設計者的角色轉換為衣體裝置創作者,而編舞者則成為舞蹈與行動藝術的編導,而演出形式即是介於舞蹈、服裝秀和行動藝術之間的跨界身體展演。本作品裡的服裝已不是舞蹈作品編創完後的附加價值,反而是身體表演的主軸,藉由"穿”這些服裝藝術品來發展出各種肢體動作元素,進而創作出舞蹈段落。就服裝設計來說,它不是以一般的服裝走秀或展覽形式來展現這些創新服裝的特色,而是透過舞者運用身體在空間的動態感以及肢體飽滿的張力與能量來展現這些服裝的實驗性。故服裝與舞蹈在整個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創造,讓演出成為具有思考能力的服裝v.s.舞蹈秀,透過此次衣體裝置與舞蹈行為的跨界實驗創作展演將為服裝設計開啟新的發展大門,為舞團的舞蹈演出注入新穎的創作表演元素,也為南部觀眾帶來更具獨創性與前瞻性的演出節目!

上傳時間:2011-10-26 22:24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田薏莉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