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勞委會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就業促進員張政裕(左)右手腕以下在5歲時因受傷截肢,謀職頻碰壁;如今熱情活躍職場,以同理心幫人找工作,受民眾肯定。(記者田進山攝)
勞委會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就業促進員張政裕,右手腕以下在5歲時因受傷截肢,曾經謀職時頻頻碰壁;如今熱情活躍職場,以同理心幫人找工作,從民國92年起迄今已協助550人重回職場。
張政裕6日表示,5歲時到伯父經營的工廠玩,因頑皮亂碰東西,不慎被捲入塑膠射出的機台內,導致右手腕以下截肢;讓他封閉自己多年,無法正常與同儕互動,到了中學時期才慢慢打開心結。
張政裕的父母親,沒有因為他只剩下一隻手而給予更多呵護,反而訓練他獨立,並比其他人更努力。
張政裕說,從成大數學系畢業後,先後投遞500多封履歷,但只獲得4次面試機會,未能順利進入職場;最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到就業服務站找工作,才得以到就業服務體系服務;從領時薪的臨時人員開始做起,慢慢獲得肯定而升任至現職。
張政裕從民國92年起至今,服務過外勞、雇主、一般求職民眾超過4500人,幫助550人順利找到工作;其中曾有62歲高齡者、有生意失敗的老闆、還有很多身心障礙者。
張政裕指出,大多數到就服站找工作的民眾,都有難以突破的心防,他要慢慢突破障礙,找出每個人的優點,才能媒合最適當的工作機會;自己這份工作讓他實現助人的夢想,每當因他推介成功的民眾再回到就服站看他時,內心的感動難以表達。
張政裕說,當年找工作受挫時,父親曾要他回到家裏經營的鐵工廠幫忙,但他仍選擇走困難、有挑戰的路;希望以親身經歷鼓勵更多遇到困難的人,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