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市於辦理用戶排水設備竣工查驗時,以顏料灌注落水頭等方式輔助檢測,以確保雨水不會排入污水下水道,增加污水處理廠額外負擔。(記者陳玉芳攝)
隨著都市人口的增加、工商業的發展,用水量與日俱增,再加上地球氣候暖化,如何善用水資源成為當今環境保護主要的課題之一,也是高雄市政府重要的施政方針,而雨污水分流是城市永續發展的指標。
水利局表示,高雄市自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以來,已陸續完成「中區污水處理廠」、「楠梓污水處理廠」、「鳳山溪污水處理廠」、「大樹污水處理廠」四座污水處理廠用以處理民眾生活所產生的污水,高雄市污水用戶接管普及率至今年5月底已達44.79%,預估於明年可突破50%。市民只要透用戶接管將生活所產生之污水經由住家前公共污水下水道輸送至各污水處理廠妥善處理,於污水處理淨化後再將其放流回河川、海洋供其他生物生息。下水道建設不但改善了民眾的生活環境,更可使雨水直接排注河川不受污染,使河流變乾淨,生態得以發展。但若將雨水排入污水下水道,如部分市民為排路面水,將污水管清掃孔白蓋打開排洩路面水,將造成原本無須處理之雨水與污水混合,徒增加污水處理廠負荷,耗費資源。
為落實雨、污水分流,水利局於高市污水下水道實施地區要求新建之建築物,辦理「用戶排水設備設置審查」,期藉由審查機制讓新建物能確實完成用戶排水設備的規劃設計,並於辦理用戶排水設備竣工查驗時,以顏料灌注落水頭等方式輔助檢測,以確保雨水不會排入污水下水道,增加污水處理廠額外負擔。
水利局同時呼籲已接管污水下水道用戶,若發現住家的雨水、污水有混接情形,應主動自行更改住家內管線,避免將雨水排入污水管線,讓我們一起來愛護地球水資源,讓城市得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