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客委會「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客委會「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3-08-12 23:34   更新日期: 2013-08-13 10:08   記者 梁珍彗 / 苗栗縣 報導  

【記者梁珍彗/苗栗縣報導】

近十多年來,客家族群文化因環境變遷,面臨嚴重流失危機,據客委會表示,客委會在成立以後,理解到建設營造客家文化發展的空間與場所,是提振客家人身分認同、族群意識覺醒的基礎工程,也希望建構一個客家資源整合平台,打造客家文化永續發展的據點。

園區定位為全球客家文化及產業交流與研究中心,結合七項客家文化精神概念,作為建築設計發想主軸,希望蒐整海內外客家研究資源,並以整合園區周邊傳統工藝、產業及觀光資源,帶動經濟發展為目標。

因應文化館舍發展趨勢,園區跳脫過往以史料及文物展示之傳統經營模式,結合多媒體、展演、體驗及活動多元互動之策展方式,以展現精彩絢麗之客家文化。園區建築線條隨基地所在的丘陵蜿蜒起伏設計,有人來到我們園區會以為地板好像蓋斜了、或是好像身處在山坡裡。

苗栗園區功能說明:

園區規劃有戶外空間、主展館區及附屬設施,戶外空間包括階梯廣場、主舞台區及半月池,主展館區規劃有常設展區及五大特展區(全球館、台灣館、兒童館、文化創意產業館及樟腦產業特展區),其它設施規劃有圖書資料中心(430坪)、多媒體影音劇場(250席)、國際會議廳(250席)、研習教室、餐廳、客家特色產業展售區等區。主展館區功能內容說明如下:

1.主展館區

苗栗園區目前具有六大展示館,分別為常設展示館、台灣館、全球館、兒童館、文創館、樟腦產業館,常設展預計展出三至五年後換展,特展區預計開園半年至一年後換展:

(1)常設展:從十五、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起,促使全球一股新世代的移民潮,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政治混亂、經濟不安之際,客家人因此大舉東渡臺灣移墾。遷徙來臺的客家族群們,數百年來在臺灣落地生根,循著著原鄉的脈絡,也吸取出新土的養分的成果,綻放出臺灣客家文化多元且豐富的內涵與樣貌。透過苗栗園區常設展,首度將客家文化中各具特色之語言、建築、產業、工藝、音樂及飲食等面向的文化內涵,配合生動的影音及多媒體互動展示手法,精采呈現!

(2)全球館:全球館開園特展規劃以「星馬客家」為主題。客家人約從十六世紀後半期開始,開始紛紛從中國大陸地區移民至海外,其中又以東南亞為主要外移地區。由於大部分的客家移民都是獨自飄洋渡海來到東南亞打拼,來自同鄉族群的慰藉及援助,就成為在移民艱苦生活中彼此鼓勵扶持的最大支援;另外,來自客家原鄉的信仰與飲食文化,就在其語言、祖先崇拜、宗教信仰、婚喪禮俗中,悄悄地被傳承下來,並發展出多樣的海外客家移民生活樣貌。

(3)臺灣館:臺灣館開園特展規劃以「苗栗」為主題。苗栗縣是臺灣客家族群重鎮,明末清初開始有零星閩粵移民渡海來臺,而後至乾隆年間達到客家移民來臺的鼎盛時期。由於苗栗地區盛產黏土、矽砂等礦物原料,還有天然氣、煤礦和柴薪等燃料蘊藏豐富,成為臺灣擁有最多古窯的地區;加上客家人敬天惜地的傳統,發展出特殊的「火旁龍」和「四月八」等節慶活動;另外也順應各地地形、氣候及土質等自然條件,融入客家的飲食文化,栽種各式農產,充分展現客家人向來努力克服困境、奮力求生,並且力爭上游的堅毅性格。

(4)兒童館:兒童館開園特展規劃以「客家節慶」為主題。以一年為時序,串聯「拜天公.送灶神」、「送字紙」、「龍」、「全國客家日(天穿日)」、「伯公生」、「義民祭」、「新丁粄節」及「收冬戲」等八個客家節慶主題,透過生動有趣的多媒體互動展示手法,讓兒童了解客家節慶的意義,另外也規劃了體驗學習教室,精心安排不同的課程,讓兒童從「動手做」中傳承客家文化的深刻意涵。

(5)文創館:文創館開園特展規劃以「傳統、創新與傳承」為主題。

藏富客庄-茶語特展;展期:102年7月6日起

回顧臺灣茶業的發展,由於北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多以適合種茶的山坡和丘陵地形為主,因此帶進了原鄉種茶、製茶的技術;百年來,客家族群在臺灣茶產業中不僅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一環,也見證了客家人來臺拓墾與遷徙的歷史軌跡。

本次展覽除了展出超過百件的珍貴茶產業文物,來回顧客庄茶產業發展的輝煌歷史,另外也特地重現早期製茶廠、茶行和茶亭的場景,讓民眾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親身體驗過去客庄生活和製茶甘苦;並結合客家茶、陶文化,展現千百年來別具特色的客家茶文化。

(6)藏富客庄-樟腦產業特展:

明鄭時期以來,樟腦為台灣三寶之一,亦為台灣早期貿易大宗,因而對中北部客家庄經濟發展與區域發展扮演舉足輕重之地位,其後發展為三義木彫,再因應世界競爭,轉型為文創休閒產業,如三義鴨箱寶、面譜文物館等。因此客家族群為樟樹產業發展及轉型的見證者。透過本次特展,除了展示傳統產業之傳承,為培養下一代文化視野,並讓民眾了解樟腦產業之文化、技術、發展與轉型之努力。

園區其他設計概念包括冥合自然風水(以風水為配置原則)、善用地方資源(利用自然資源以達節能效果)、重視家族觀念(藉由懸浮的基本展示室下的交流廣場創造客家型態的內庭)、堅持硬頸精神(高耐震結構)、順應時事演變(高度彈性的展示室)及積極晴耕雨讀(兩種環繞動線系統連通內外空間的動線網絡),充分表達客家文化尊重地貌與善用地方資源的設計理念。

圖說1--苗栗園區戶外階梯廣場公共藝術設置作品《家客.融蘊》

圖說2--苗栗園區半月池上公共藝術設置作品《花漾.綠動》

圖說3-苗栗園區空照圖

圖說4-苗栗園區特展A區-全球館

圖說5-苗栗園區特展B區-臺灣館

圖說6-苗栗園區入口空橋

圖說7--苗栗園區特展C區-兒童館

圖說8--苗栗園區入口空橋處公共藝術設置作品《客迎.傳情》

圖說9-苗栗園區基本展示室-常設展區

圖說-10-苗栗園區特展D區-文創館1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