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天眼快報 >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通車60週年慶祝活動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通車60週年慶祝活動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3-10-12 22:38   更新日期: 2013-10-12 22:38   府會記者 范玉玲 / 雲林縣 報導  

【府會記者范玉玲/雲林縣報導】

2013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12日熱鬧登場,數萬鄉親湧上西螺大橋,為通車60週年的西螺大橋慶生,見證虹橋風華。

開幕式,大橋南端由雲林縣長蘇治芬率領秘書長許義豐、縣府各一級主管與交通部政務次長陳純敬、日本交流協會秘書長岡田健一、西螺鎮長蕭澤梧的雲遊虹橋隊伍;大橋北端由彰化縣長卓伯源、議長謝典霖率領縣府一級主管、溪州鄉長黃盛祿的彰螺喜事隊伍,搭乘文化小火車會合於大橋中央,兩旁民眾夾道熱烈歡迎。

蘇治芬與卓伯源將分隔南北兩半的臺灣造型蛋糕推向靠攏結合,擺上大橋橋拱模型,象徵西螺大橋將台灣南北連在一起,串起交通帶動經濟繁榮,更凝聚了台灣的人心。彰化管弦樂團伴奏生日快樂歌與現場民眾同歡唱,為大橋慶生,會場同時噴出五彩花帶乾冰,與會貴賓緩緩將來自彰化有紫色寶石之稱的葡萄汁注入60週年慶的冰雕中,「西螺大橋!生日快樂!」活動順利圓滿。

雲林縣長蘇治芬表示,台灣在日據時代雖已完成縱貫鐵路的建設,但是濁水溪硬生生把臺灣隔了南北,交通相當不便。在1930年時興建一座橫跨濁水溪、可供汽車行人通行兩岸橋樑的想法,是全國民眾最大的願望,不過在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鋼鐵成為日本帝國極為珍貴的戰略物資。這座大橋也就只能先完成橋墩而已。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西螺、北斗、溪州地方仕紳再度啟動濁水溪橋樑建設的想法。西螺仕紳李應鏜省參議員集合南北兩岸人士組成「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不斷上書陳情要求政府盡速興建西螺大橋,以解決南北交通不便的窘境。直到1952美國以130萬美金援助臺灣,大橋工程才得以復工完成。

彰化縣長卓伯源表示,西螺大橋讓臺灣縱貫線交通網絡有了更完整的發展、扛起南北運輸的重任,當時號稱「遠東第一大橋」(1939.03公尺),也讓戰後臺灣社會頭一次有了值得跨耀的事物。從歷史文化的觀點出發,這座歷經許多磨難、齊集中美日3國心血方才完工的大橋,意義委實非凡,大橋同時也列為彰化縣的歷史建物。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純敬表示,西螺大橋於民國通車已有一甲子60年歷史。早期除了肩負著南北交通運輸的重要使命外,當時也是世界第二,遠東第一,台灣重要的地景標誌。101年西螺大橋榮獲全國網路票選最美麗公路地標,60年來見證台灣社會經濟,由農業-工業-科技發展之過程。在通車60週年由彰化、雲林兩縣共同辦理慶祝活動,除可喚醒社會大眾對台灣過去一甲子社會變遷,時代環境更迭的省思與記憶外,亦可以西螺大橋通車60年之過程,來探討台灣交通運輸史,是促進全國經濟繁榮不可或缺的力量。

西螺大橋越夜越美麗,12日晚上在橋的兩端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節目,南岸有璀璨煙火秀、北岸也有藝人歌舞表演等精采節目,此次雲、彰兩縣共同來辦理大橋通車60週年的慶祝活動,系列活動自1012日至20日有超過50場次精彩活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延續過去13年的主題,打造西螺大橋成為「全世界最長藝術雕塑長廊」的構想,今年邀請了許多藝術家作品來大橋展出,有楊英風、王秀杞、許禮憲、楊奉琛、李蕢至及雲科大創意系學生作品共20幾件,又有青年攝影家陳柏銓的「看見。雲林」攝影展,歡迎鄉親前往走訪,一睹虹橋風華。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