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5年前成立神經醫學中心,透過跨科合作,開創新的醫療局面深受好評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5年前成立神經醫學中心,透過跨科合作,開創新的醫療局面深受好評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22-06-28 16:16   更新日期: 2022-06-28 16:31   記者 張起床 / 雲林縣 報導  

【記者張起床/雲林縣報導】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2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頭痛不僅是成年人常見的毛病,也是在兒童青少年求學期間很常見的症狀,根據統計,大約在十五歲之前有75% 的兒童曾經有頭痛的經驗。去年底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接獲一位十三歲翁姓國中生,長期有間歇性的輕微頭痛,因突發劇烈頭痛、暈眩以及持續性嘔吐至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翁姓學生在腦室內有一顆約七公分腫瘤,造成嚴重阻塞性水腦,隨後意識逐漸昏迷;經團隊插管急救後,緊急安排手術精準切除腦瘤,術後經神經醫學中心團隊細心照顧下意識逐漸恢復,在出院時無神經學症狀,如期返校上課,回歸正常生活。

神經外科何御彰醫師表示,據統計,兒童族群中腦瘤之發生率約為每年每十萬人口二至五名,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卻常造成孩童以及父母相當大的心理負擔。顱內腫瘤因影響病患神經功能之關係,往往在治療處置上較為棘手;治療上除了希望盡可能將腫瘤切除乾淨,也必須同時考量神經功能受傷的程度,降低併發症發生,以避免日後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影響之後腦瘤治療的進行。

何御彰醫師表示,兒童腦瘤的分類非常複雜,治療方式的選擇也取決於許多因素,原則上由神經外科醫師以保留或最小損傷到神經功能的方式,盡量切除腦瘤,倘若病理報告為惡性腫瘤,則須搭配術後之放射線治療以及化學治療。

會議主持人劉宏輝副院長表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自2017年8月1日整合神經內外科、小兒神經科、神經放射科及復健科等專科,成立神經醫學中心,透過跨科合作,讓患者得到整合性完善照顧。透過不同領域神經學科的會診切磋,也開創新的醫療局面,包括高難度的巴金森氏症的深腦刺激手術、癲癇的立體定位顱內腦電波、巨大顱底腦瘤手術等,這些跨團隊的合作,需要科部間不計隔閡的互相配合,即使是許多醫學中心也未必能夠達成這樣的治療。

神經醫學中心陳元森副主任表示,目前本院提供最新型之手術顯微鏡,能清楚地將手術視野放大以利腫瘤移除之進行,手術過程也能輔以導航定位系統及術中螢光顯影技術,將更精確地將腫瘤從正常腦組織區分開來,減少腦組織的傷害,在兒童腦瘤的手術治療上,切除率與安全性皆有所提升。

神經部張楷杰主任表示,神經醫學中心團隊成員裡有神經監測技術員,對影響病患術後功能甚鉅的腦部手術,能藉由神經監測的儀器即時監控病患術中之重要神經功能,對病患手術進行的安全能有更多的保障。

何御彰醫師提醒,若孩童頭痛有出現以下特徵或合併症狀表現,宜就醫向專科醫師諮詢。

一、癲癇、不正常之肢體或臉部抽搐

二、中風症狀、單側肢體無力、臉歪嘴斜、複視、步態不穩

三、難以停止、持續性或噴射性的嘔吐

四、嗜睡、活力明顯變差、精神狀況或日常行為明顯改變

五、睡眠中因頭痛而被喚醒

六、頭痛明顯在程度和頻率上隨時間增加

七、嬰幼兒頭圍明顯增加且高出正常範圍

劉宏輝副院長更表示,期望藉由多方面的合作與先進的設備,讓患者得到整合性完善照顧,提供全方位的兒童神經疾患醫療照護。本院亦具備強大的後援系統,包括小兒急重症的加護病房系統、復健治療乃至早期診療團隊等周全性照護,守護雲林的孩子們,迎接更光明的未來!參與記者會人員還有衛生局陳涵妮技士、台大雲林分院顧問林宏茂、黃培銘主任、王馨佩醫師、陳以幸醫師、蔡政憲醫師、李柏青醫師、秘書室洪雪貞主任、林昕霈組長、組員林子涵、劉柏麟、王慧玉等多人。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