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良心時代 > 世界文化多樣性 以愛與良心和平文化出發

世界文化多樣性 以愛與良心和平文化出發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24-05-28 23:40   更新日期: 2024-05-28 23:40   記者 林真 / 台北市 分享  

【記者林真/台北市分享】

呼應5月21日聯合國「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與發展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間團體於線上舉辦「文化傳愛 和平永續」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同響應並發表對世界文化多元與環境永續發展的看法。這場論壇凝聚了不同領域的精英,共同探討了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的重要性,並共同呼籲:尊重文化多樣性,推動和平對話。在愛與良心的指引下,攜手實現永續共榮。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呼籲人們以愛與良心作為基礎,尊重並包容不同文化的差異,並進一步提倡用開放的心胸去認識多元文化,以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對話與理解,建立無國界的友誼。洪博士強調,以愛與和平的文化為基礎,搭配良心教育,能夠培養人們的正向思維,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從而促進世界的永續發展與和平共存。

前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暨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務長方銘健教授以彈奏世界吉他名曲「愛的羅曼史」開場,他分享這曲子的背景,以及當時經過二次大戰折磨後的歐洲人對這曲子感觸非常深,體會到對和平的渴望,對愛的追求。方銘健表示,如果透過藝術的表達,可以創造一個新的藝術,那大家會很和平的相處,然後可以很有愛的去生活。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延廷認為,世界上各國家、民族、族群都有獨特的文化,應該互相尊重、學習。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豐富之處,而良心文化在政治、社會、教育等各個領域普及,則能夠建立和平、包容、互助的社會。他呼籲,不應該以自己的文化優越性去否定其他文化,而應以包容和尊重的態度來促進文化交流和共融,以實現社會的繁榮與進步。

台灣基督教福利會研發中心周玲朱主任詳細介紹了真理馬偕文化創生基地的過去與未來發展藍圖,強調古蹟活化與保存是環境教育的重要項目,特別指出聯合國將文化資產放入SDG永續發展目標,文化資產將會是其核心,期望能結合更多社區參與,且重視綠色工法與環境維護,從而帶動空間的活化,達到促進地方經濟活絡。

藝術家楊慧蓁認為藝術是沒有距離,沒有語言隔閡的障礙,透過教育可讓人知道世界是廣闊的,對於眼前所見的政治亂象或民族仇恨,都能因此而有更開闊的心。

教育研究人員齊修心表示,文化多樣性不僅在於彌合文化之間的差距,也在於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他指出,由於文化對立所引發的衝突可能造成人權和文化的危機,而良心與文化的結合則是化解這些危機的關鍵。洪道子博士身體力行實踐愛與和平的故事,以及對世界的影響,更證實良心文化在實踐和平與和諧方面的重要性。

行銷經理Juni Hung在工作中體會到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與隔閡。她提到日本、中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地的文化衝突和差異,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種族歧視問題。儘管受到種族歧視的傷害,但她以一種寬容和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並呼籲世人應該用更大的心去包容這個世界,不應該帶著舊有的偏見去對待他人。

退休紡織界高階經理人John Lou提到德國以高品質、追求卓越聞名,這源於師徒制度的精神和對工藝的追求。德國人對歷史的反省和勇氣,特別是梅克爾的難民政策展現了德國人的人道精神。他呼籲台灣人應反省自身歷史,實現轉型正義,並希望政府能正視太極門所受到的迫害,以恢復台灣的民主形象。

大學生黎庭伃分享,2024年2月她跟隨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前往土耳其參加第27屆歐亞經濟高峰會。洪博士以「實踐良心,化危機為和平」為主題呼籲人們以愛與良心為基礎,共同為實現世界和平而努力。庭伃在會議期間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和領袖交流,彼此都感受到內心的溫暖和友誼。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