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雪山高山動物往高海拔遷移,氣候暖化?

雪山高山動物往高海拔遷移,氣候暖化?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1-06-29 16:31   更新日期: 2011-06-29 16:32   天眼日報記者 劉鳳瑩 / 苗栗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劉鳳瑩/苗栗縣報導】

雪霸國家公園99年度雪山高山生態系監測研究計畫成果顯示有發現山羌及台灣獼猴棲息分佈較1940年日治時期專家鹿野忠雄先生所調查的分佈提高300-1,800公尺,是否與氣候暖化有關?影響程度如何?雪霸處目前正持續進行相關監測調查,希望尋找更多之在地證據。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9日指出,為保育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內各項珍貴資源,雪霸處每年均進行多項保育研究計畫,而雪山是臺灣高山生態系相當重要的研究區域,雪霸處自98年起委託國立中興大學組成之研究團隊(包含5校8系所4研究單位)進行長期監測研究計畫,計畫中包含土壤、氣象、水文等環境因子及動植物等生物因子共11項子計畫,期望以整合型方式監測分析高山生態系之變化與提供未來保育策略之參考。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林青表示,99年度雪山高山生態系調查與日治時期鹿野忠雄博士所調查之資料相比較,發現哺乳動物分布均有海拔上遷之現象,以山羌為例,在鹿野忠雄1940年的調查中海拔分布為低海拔至1,800公尺,而現今在雪山研究的調查為2,100-3,600公尺,提升1,800公尺;另外台灣獼猴在鹿野忠雄的調查中,當時的最高分布不超過海拔3,000公尺,而現今的調查則在3,400公尺的黑森林及3,600公尺的雪山圈谷經常可以發現,推測其原因除了中、低海拔人為活動頻繁的干擾外,氣候變遷導致氣溫上升亦為可能之因素,其它如長鬃山羊、鼬獾等也是同樣的情況。

此外,雪山研究計畫中亦發現在高海拔常見之美麗鳥類-酒紅朱雀有攝食廚餘的情況,且佔其食物來源相當大之比例,顯示許多登山者亂丟廚餘的行為已嚴重影響動物行為模式,使之失去原本的覓食天性,人類食物中可能含有的高糖份、高蛋白,甚至含有生長激素等,野生動物攝食將使生長失衡,致使牠們面臨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危機,研究中即有發現部分酒紅朱雀的嘴喙異常生長的情況,推測應該是食用廚餘而造成感染。而許多原先為鳥類食物的被捕食者也可能因此增加族群量,進而危及自然生態之平衡。

為維護自然生態的永續保育,雪霸處再次呼籲各位從事登山活動的朋友,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盼還給自然山林和後世子孫一個乾淨美麗的環境。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