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 -- 府會新聞]]> https://tynews.com.tw ty.news@hotmail.com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 https://tynews.com.tw clean zh-Hant https://tynews.com.tw/static/images/index_logo.png <![CDATA[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 - 府會新聞]]> https://www.tynews.com.tw 2025-04-20 20:45:41 120 <![CDATA[新竹--台灣好行觀霧線走訪五峰 ]]>

 

新竹縣政府20五峰鄉頭目廣場舉辦「台灣好行觀霧線-達人帶逛與獵人文化體驗活動」,現場吸引超過百位民眾報名參與,在旅遊達人「肉魯老師」帶領下,走訪五峰市集與周邊特色景點,並親身體驗泰雅族的狩獵文化與傳統舞蹈。活動融合文化導覽、互動遊戲與在地美食,讓民眾在山林中享受充滿人文與自然風情的低碳旅程。

 

5ae4ce40-14e6-40a3-969d-1f02f85e7c72@710x470.jpg


新竹縣長楊文科指出,「台灣好行」觀霧線自開通以來便深受民眾喜愛,串聯清泉瀑布、張學良故居、觀霧森林遊樂區等景點,是進入雪霸國家公園的最佳門戶。本次活動以五峰鄉為核心,結合在地獵人學校特色體驗,透過實地參與與在地互動,展現觀霧線豐富的旅遊深度與文化價值。


61f6bdbb-04f2-43c2-ad31-328a89966796.jpg 

活動首先由泰雅傳統迎賓舞熱情揭開序幕,隨後由獵人學校的老師親自示範並指導射箭體驗,讓民眾親身學習泰雅族的狩獵技藝,體會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接著,由擅長深度導覽的旅遊作家「肉魯老師」陪同大家漫步五峰市集,走訪在地特色攤商、欣賞原鄉工藝,並品嚐道地小吃。民眾也透過精心設計的互動遊戲,深入了解觀霧線的歷史、生態與文化,現場氣氛熱絡、歡笑聲不斷。

 

1916ccb8-3de6-4966-8375-5df93f673e5f.jpg


民眾在「峰市集」享用由在地食材烹製的原住民特色料理,包含竹筒飯、馬告香腸等,豐盛美味又充滿部落風情,讓旅人們在味蕾上也留下對五峰的深刻印象。目前五峰鄉也正在進行「峰市集」環境美化與再出發計畫,期望未來以更舒適、整潔、具在地特色的市集空間迎接遊客,帶動部落觀光經濟持續成長。


a4e26712-aa2a-4769-ac3e-38094cd540db.jpg

 

交通旅遊處長陳盈州表示,歡迎更多民眾安排假期搭乘「台灣好行-觀霧線」,深入探訪五峰的文化魅力與山林風光,感受原鄉獨有的人文氣息與自然能量。

 

e21d8862-a9c2-409f-9d80-a1cb3bd366a8.jpg


交通旅遊處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主題活動推廣「台灣好行」獅山線、觀霧線等熱門路線,深化深度文化體驗與永續旅遊理念,讓更多人發現新竹縣的自然秘境與文化寶藏。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追蹤「竹縣好好玩」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掌握最新旅遊訊息。

 

]]>
2025-04-20 16:57:5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3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32 府會新聞
<![CDATA[新竹--強化山區兒少照顧 縣府攜手民力 ]]>

新竹縣山區長期面臨照顧資源不足的困境,學童在放學後缺乏安全照顧空間,對雙薪與弱勢家庭造成不小衝擊,為改善此現況,新竹縣政府今年特別於關西、北埔與寶山3處增設小衛星兒少課後照顧據點,即日起開放國小一至六年級、國中一至三年級報名。


bc286751-6991-4ade-9cf3-043c96cb5158@710x470.jpg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關西鎮、北埔鄉與寶山鄉因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且人口密度低,公共與民間資源有限,為積極補足資源缺口,社會處今年特別設立課後臨托與照顧班,不僅提升服務可及性,也讓本縣兒少據點總數擴增至45處,提供即時關懷與溫暖陪伴,確保每位孩子都能獲得適切支持。

 

社會處表示,今年攜手中華民國天禾協會在關西鎮、北埔鄉及寶山鄉設立守護小衛星據點,自年初起即展開籌備,運用公私協力的模式,尋覓在地資源。

 

99314243-1e6e-4097-af4a-38d93c7e3175.jpg


然而,設點過程並不容易,協會面對場地難尋,一度考慮放棄。所幸在石光國小、北埔國小與雙溪國小等校方的大力支持下,據點設置方向終於確定,歷時4個月籌備,3處據點正式成立。

 

兒少課後照顧據點每週一、三及週四、五,中午1230分至下午530分,分別於關西鎮農會石光分部(關西鎮石光里石岡子316號)、北埔國小(北埔鄉埔心街24號)及雙溪國小(寶山鄉雙園路2310號)提供服務。另預計於7月辦理夏令營活動,內容涵蓋生態教育、夜間觀星、原民美食及蟲鳴探索等豐富課程。歡迎有意願參加者,於上班時間洽詢黃小姐(03-5869123)或陳小姐(0913-311803)。另協會招募暑期活動志工,誠摯邀請加入。

 

]]>
2025-04-20 16:40:3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3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31 府會新聞
<![CDATA[南市勞工局「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第1場中型徵才活動]]>

南市勞工局「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第1場中型徵才活動

【記者邱櫻/台南報導】為打造「希望家園」的施政願景,勞工局今(19)日上午在東區和平里活動中心辦理2025「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第1場中型徵才活動,有前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創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小鹿文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糖長榮酒店(台南)、激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昌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群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興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廠商,提供1,022個工作機會,其中有8成以上職缺超過3萬元薪資。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勞工局積極為廠商與求職者建置便利的媒合平台,今(114)年已開辦逾60場就業徵才活動;今日中型徵才除有超過1,000個職缺,同時為因應服務業用人需求,今日徵才活動,多家知名品牌如台灣大創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小鹿文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糖長榮酒店(台南)、群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石二鍋、興南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大員開發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微笑單車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YouBike、碳佐麻里有限公司等釋出405個職缺,勞工局將持續協助餐飲業、旅宿業、客運業媒合人力,創造政府、廠商、勞動者的勞動市場三贏局面。

臺南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亦到場提供中高齡者、高齡者就業諮詢服務,局長王鑫基說在高齡、少子化的社會趨勢,銀髮勞工將是職場珍貴的人力資源,尤其近幾年勞動市場多大力媒合銀髮人才至服務業、旅宿業,在此也要鼓勵企業僱用並善用銀髮人才,即時填補產業人力。

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預告將於422日在永康區鹽興里社教文化會館辧理臺南市銀髮人才服務據點就業徵才活動,另外,今年第2場大型就業博覽會也將在524日在南臺科技大學三連堂登場,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加,順利找到好工作。


]]>
2025-04-19 17:18:2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1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15 府會新聞
<![CDATA[雲林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成果展 在地夥伴共創共好 ]]>

「雲林古坑草嶺翻轉環境創生產業計畫暨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成果展」今(4/18)日上午於雲林縣古坑鄉創樂子生活學苑(雲林縣古坑鄉光昌路247)熱鬧登場。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計畫處長李明岳、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古坑鄉長林慧如、創樂子生活學苑執行長王毓琦、亞洲大學王志華老師、華山休閒農業區總幹事徐毓涵、石壁休閒農業區理事陳建諺、麻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峻毅、高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盧育琳、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侯惠月、草嶺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葉承皓、大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和賢、樟湖生態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古坑在地業者及相關單位、雲科大智地中心、雲林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縣府及公所團隊與在地民眾等共同參與,展現雲林古坑在地產業的多樣特色。

 

謝淑亞副縣長指出,大古坑地區位處雲林縣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在地農特產,更衍生出草嶺石壁櫻花季、古坑螢火蟲季、古坑竹筍節、台灣咖啡節等活動,吸引許多外地遊客。然而遊客對於古坑的了解,除了觀光層面及咖啡文化,缺少其他本地文化及竹工藝的認識。雲林縣政府為翻轉古坑在地產業,向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爭取290萬元補助,並投入60萬元辦理「雲林古坑草嶺翻轉環境創生產業計畫」,透過與地方資源合作討論、規劃青年交流經營地方創生事業經驗之場域,並辦理多場竹工藝產業創新研習工坊,與業者共同開發、實踐,推動在地對社會公益有熱誠的業者們共組「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企圖以跨產業合作,建立多元實踐與運用模式,激盪出新的產業火花。

在本次成果展活動規劃由創樂子執行長王毓琦操刀,邀請古坑在地青年太日樂集團長張呈遠演出,以「竹笛」樂器展現竹韻音律,用優美的旋律讓參與的民眾徜徉其中,接著再以在地盛產的古坑竹子架設流水細麵裝置,邀請與會貴賓與民眾一起體驗夾流水細麵的樂趣,並組織古坑在地業者創樂子、華山休閒農業區、山海觀咖啡莊園、維野納複合式餐飲、長盛酒莊、石墩咖啡、石壁山莊、筑可-巧護士泡芙等擺設8處攤位,提供的在地美食、特色小物等吸引民眾目光,另有竹產品、咖啡烘豆、飲料調飲等DIY手作體驗區,讓今日的與會民眾有吃又有拿,身心靈都能夠獲得滿滿的療癒感,滿載而歸。

古坑全區皆盛產竹,草嶺石壁更是以森林療癒基地聞名,以竹搭建的觀光設施及造景與在地景觀融合,以其獨特的寧靜氣質,帶領旅人逃離城市喧囂。為使在地特色竹與在地產業更加契合,本次計畫聯合不同的竹工藝講師與在地業者溝通,在一次次的課程中共同設計創造出能結合在地產業需求的竹製品,更於課程中發想出一本聯合在地業者的古坑遊樂護照手冊,提供古坑深度旅遊體驗建議,在本次成果展中呈現,歡迎民眾參觀,未來可至古坑華山遊客中心、創樂子生活學苑索取該本古坑遊樂護照手冊。

 

最後計畫主持人亞洲大學王志華老師表示,「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是透過公部門與當地居民、在地業者、社區發展協會、文化保存團體等共同討論下,思考應如何讓古坑這一個擁有美麗景觀與資源豐富的土地,能夠更永續地往前邁進,透過定期討論地方發展計畫,舉辦相關環境教育工作坊,一步步建立起古坑的永續發展方向。

 

未來在產官學的合作下,將持續以在地產業及景觀為特色,創生永續發展為目標,打造越來越好的古坑,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古坑體驗不一樣的竹產業療癒生活。

 

當天與會單位另包含石壁大飯店、蕉您來好康農場、佑梓有限公司、海宴休閒農莊、勻耕農業企業社、可遊永續股份有限公司、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雲林縣觀光產業文旅發展協會、秝木工作室、華山基金會、台灣獼猴咖啡、漢林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石墩咖啡等。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        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
2025-04-18 23:58:0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6 府會新聞
<![CDATA[雲林縣長張麗善於台大「多元健康ESG創新實踐與科技應用」論壇演講]]>

 

雲林縣長張麗善18日應邀參加「台灣大學多元健康ESG創新實踐與科技應用論壇」。她以「政府ESG,低碳、負碳智慧科技創新農業」為題,闡述農業大縣透過智慧科技創新,翻轉農業價值與產業轉型,與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實現永續農業具體成果,及未來透過產官學研培育人才卓越成果,獲得全場熱列掌聲與迴響。


台灣大學今天於該校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多元健康ESG創新實踐與科技應用論壇,針對政府ESG、產業ESG、氣候變遷、糧食問題、畜牧廢棄物質、改善人類與生物健康等議題,邀請各領域學者專家、產業及政府代表進行演講與討論,推展多元健康ESG創新實踐與科技應用。

 

張麗善縣長指出,雲林是全國最重要的農業縣,農產年產值達430億元、畜產442億元,雙雙居全國之冠,漁產達64億元。面對氣候變遷與農業人口老化的雙重挑戰,縣府團隊主動迎戰,以數據與科技為農民創造新價值,致力實現智慧、低碳與循環農業的新藍圖。

 

張麗善表示,縣府各局處跨局處合作,配合產官學研資源,推動以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為核心的永續農業政策,結合智慧科技創新,展現堅實的「雲林好『食』力」。2024年榮獲ICF全球Top7智慧城市的殊榮,更於2023年勇奪全國性與國際性共155座大獎,展現地方治理與產業轉型的卓越成果。

 

張麗善進一步指出,為強化農業經營韌性,縣府建置「雲林數位農業行動平台」,整合30年氣象大數據與近年全國市場行情,推出「農價趨勢觀察家」功能,協助農民掌握即時市場脈動,精準調配產銷決策。

 

另縣府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簽署MOU,強化氣象資訊應用,並成立「智慧農業大學」,提升農民數位技能,讓農業生產接軌未來科技。


張麗善在演說中指出,縣府全力扶植在地農企業,成效斐然。「113年神農獎」雲林包辦三席,包括向天歌蔡英地、阿甘薯叔蘇嘉益及有機竹筍李星辰。蘇嘉益推動蕃薯六級化產業,建立冷鏈加工與產銷履歷認證,外銷訂單成長高達837.5%;李星辰更成為全台唯一取得有機竹筍加工及履歷雙重驗證的業者,產品成功外銷美國、加拿大等國。

 

另在113年第六屆「創業歸故里」競賽中,雲林縣再創佳績,豐漁水產以「無人養殖船」勇奪故里金讚獎,餵養效率提升五倍,展現科技創業的驚人潛力;宏昇芽菜與柏香肉品分別榮獲數位革新獎與場域實踐獎,體現農業創新創業的豐沛活力。

 

張縣長強調,縣府以行動實踐環境永續願景,推動循環農業與零廢棄政策。農業廢棄資材循環再利用成為「雲溉肥」、畜牧業廢棄物進行沼氣發電,日發電量達1.2萬度,沼氣再利用設施全國第一;漁業廢棄物則轉化為「海毛紗」,製成制服與西裝,創造廢棄物新價值。

 

縣府積極打造「雲林良品」農產品牌,目前已有942件產品、392家業者通過認證,不僅連年與金馬獎聯名合作,更躍上國際舞台,參展東京與新加坡食品展,提升雲林農產品國際能見度。作為全台最大花生產地,雲林良品也與統一超商攜手合作,拓展通路與品牌影響力。

 

另在未來農業培育新世代人才方面,縣府與台灣大學合作,推動動植物疫病控制與溫室氣體評估計畫,開設動物醫事助理課程與巡診教學;也與包括海洋大學、南華大學、中興大學及雲科大、虎科大等大專院校合作,強化農業專業技術與永續管理能力,為未來農業培育新世代人才。\麗善縣長以「政府ESG,低碳、負碳智慧科技創新農業」為題,闡述雲林透過智慧科技創新,翻轉農業價值與產業轉型卓越成果。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林裕彬院長表示,雲林縣在張麗善縣長治理下,各方面都有卓越成果,相信大家都看得見。雲林縣農業年產值936億元,生產的物產豐富且多樣化,造就許多農產品加工廠及食品廠,其中包含許多冠軍企業,讓產銷形成一個良善循環,創造農業永續發展。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8 就業與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        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
2025-04-18 23:55:2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5 府會新聞
<![CDATA[雲縣府籌措逾2千萬 進行金湖、台西漁港機能改善工程]]> 雲縣府籌措超過2,000萬元,改善金湖、台西漁港機能,提升漁民生產作業環境,今(18)日下午由縣長張麗善率水利團隊前往金湖漁港進行現勘,並聽取當地漁民的需求與意見,口湖鄉長李龍飛、鄉代會主席王溪邊,立委張嘉郡、丁學忠、副議長蔡咏鍀、議員黃文祥亦派員、地方多位代表及鄉親出席。


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接獲牡蠣養殖發展協會陳情金湖、台西漁港部分設施未儘完善,包括有:金湖漁港防波堤欠缺導航燈指引漁民夜間航行、漁港上架場損壞嚴重喪失功能、港區路面凹凸不平影響作業車輛通行等;金湖、台西漁港是本縣牡蠣養殖的重要生產漁港,現況仰賴數支懸臂式吊蚵機吊掛蚵籠,作業效率差,遠不及大型天車,縣府亦規劃於金湖、台西二漁港新設大型天車,以提升蚵籠吊掛效率,原規劃是3噸規格的天車,現場回應漁民意見提升至10噸,縣府將依漁民需求進行計畫修正。

張縣長指出,近年在縣府團隊積極向農業部漁業署爭取經費下,各大漁港設施已經大幅改善,如箔子寮漁港的防潮牆工程、台子村漁港的防波堤改善工程等。這次則針對金湖、台西二漁港迫切性設施需求,縣府先行自籌經費2000萬,以確保漁民作業時的安全,並提升生產效率。

 

水利處長許宏博指出,本次工程預計於金湖、台西漁港設置大型天車二座,便於起落漁獲,於現況漁港設施改善上除進行金湖漁港路面加固外,消除新舊路面銜接處落差,以利中大型作業車輛出入,並改善金湖漁船上架設施及碼頭新增爬梯、防舷材;另針對金湖漁港夜間導航照明不足部分,本工程亦規劃於該漁港防波堤堤頭新設導航燈,以照亮漁民回家路,確保船筏通行安全,消除安全隱憂。

許處長並說明,在經費籌措的部分,考量向中央政府提報計畫緩不濟急,為加速執行期程,再向中央爭取經費的同時,縣府已自籌經費,天助自助,昨日傳來佳音,由立委張嘉郡及丁學忠於中央積極協助爭取下,漁業署已核定補助金湖漁港導航燈150萬的改善案,本府也於昨日向議會提報墊付,順利為雲林縣政府省下一筆經費。


]]>
2025-04-18 23:50:2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3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3 府會新聞
<![CDATA[114年全中運聖火回歸台南 邀市民齊為選手加油分享榮耀!]]>

114年全中運聖火回歸台南 邀市民齊為選手加油分享榮耀!

【記者梁朝琴/台南報導】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聖火傳遞安座儀式,今(18)日上午於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前廣場隆重舉行,由臺南市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迎接聖火並完成安座。現場氣氛熱烈,包括市議員沈震東、陳怡珍及李啟維、臺南市七大跑團與鄰近市府的新南國小均派代表到場喜迎聖火,一同見證聖火安座儀式。

市長黃偉哲表示,全中運聖火橫跨全臺的傳遞行動並不容易,需仰賴聖火手與工作團隊的通力合作,以及各縣市的全力支持與配合,才能共同完成這項具體育意義的盛舉。今日聖火重返臺南,象徵全中運即將熱血開展。就如同選手們歷經長期磨練,才能在賽場上發光發熱,期望今年能締造臺南歷屆全中運以來最傑出的表現,也誠摯歡迎市民朋友一同參與精彩的開幕典禮,並於19日至24日比賽期間,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

副市長葉澤山指出,聖火象徵光明、希望與榮耀,在這段傳遞過程中,各縣市都給予臺南熱烈歡迎與支持,許多地方更邀請當地傑出的中等學校運動代表隊來接聖火,展現對這項盛會的高度重視與期待。本次有來自全國近20,000名運動選手與相關工作人員齊聚臺南,參與這場全國體育盛事。這是臺南睽違22年再次承辦全中運,黃偉哲市長也特別要求市府團隊全力以赴,從場地準備到各項賽事服務,臺南都已經準備萬全,期盼所有來到臺南的選手都能突破自我、超越極限,創造個人最佳成績,迎向屬於自己的榮耀。

體育局表示,為呼應臺南歷史古都意象,今日聖火路線串聯府城舊城門,由臺南市七大跑團——蘇志濱間歇團、跑山豬、鉄南人、安平快樂跑、安平夜跑、月牙灣慢跑、玉民長跑隊跑者擔任聖火手,經小北門、小東門、小西門、大南門等遺址沿途傳遞聖火給民德國中、後甲國中、中山國中、金城國中等學生,最終抵達永華市政中心,象徵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也展現臺南迎接賽會的熱情與活力。

體育局進一步表示,臺南市體育局代表陳勝楠參議自金城國中主聖火手接下聖火後,將聖火傳遞給副市長葉澤山點燃母火盆,象徵聖火圓滿回歸,鄰近市府的新南國小也派出119位學生喜迎聖火,現場數百名簇擁著聖火的隊伍一同見證聖火安座儀式,展現臺南迎接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的誠意與熱忱。

體育局指出,聖火自322日於臺南舉行引燃儀式後,即前往離島地區,接續由南部出發,逆時針依序傳遞至東部、北部及西部各縣市,於411日回歸臺南,再巡行臺南37個行政區,最終重返永華市政中心,完成全臺聖火傳遞壯舉。母火明(19)日將用於點燃開幕典禮的大會聖火,為全中運揭開最重要的序章。未能親臨現場的市民朋友,也歡迎透過轉播共同見證這場象徵青春、努力與榮耀的體育盛會,感受臺南作為主辦城市的無限魅力。


]]>
2025-04-18 17:42:1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700 府會新聞
<![CDATA[南市工務局啟動汛期防災整備 提前部署維護市民安全]]>

南市工務局啟動汛期防災整備 提前部署維護市民安全

【記者田薏莉/台南報導】雨季來臨,工務局啟動防汛整備作業,除進行在建橋梁工地巡察,要求維持河道暢通外,也針對山區的路邊側溝加強清淤,避免堵塞,影響到排水功能。

近來工務局針對正在興建的橋梁防汛整備進行巡查,包括東山大埔橋、六塊寮排水護岸工程、中西區臨安橋等,確保各橋梁工程均無阻礙河道水流情形,現場需備有防汛相關機具,工務局要求承包廠商務必做好維持河道暢通及防汛措施,並確實依法加強勞工安全教育與應變計畫。

另外對於山區道路,包括市道172172乙、174175182線等,也陸續展開路邊側溝內的雜草、土石等清除作業,目前已完成清溝通暢。

工務局強調,劇烈天氣可能造成的強降雨對工程及排水的影響,都已提前做好巡查準備工作,面對雨季,工務局已經準備好了,也歡迎民眾若有發現未盡良善之處,能提供建議,與市民一起攜手做好防災的整備工作。若發現道路或工地有問題,請市民撥打1999或工務局服務專線2155555,工務局將會即刻處理,共同維護市民安全。


]]>
2025-04-18 17:33:4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7 府會新聞
<![CDATA[高雄市雲林縣同鄉會回母縣參訪 送愛助兒少儲蓄希望點燃未來]]>  

(18)日上午高雄市雲林縣同鄉會李樑堅理事長帶領領導幹部、顧問、會友寶眷團隊參訪雲林母縣,由副縣長謝淑亞、縣政總顧問張清良親自率領縣府社會處陳怡君副處長與業務同仁接待,歡迎高雄市雲林縣同鄉會蒞臨縣府參訪,送愛助兒少,儲蓄希望點燃未來。

謝副縣長表示,非常高興看到旅居外地雲林鄉親回來雲林這個故鄉,高雄市雲林同鄉會是一個非常團結的社團,一直持續關心故鄉的發展和建設。本次縣政參訪了解雲縣府對於社會福利之施政計畫與服務成果,包含了老人福利面向之首創「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服務計畫」、雲林縣愛老總綱領、長青食堂等政策,致力營造高齡友善環境,保障長者的尊嚴與健康安全。

 

兒童與婦女福利方面,則推動如萬寶龍催生計畫、屬於女性創意.支持.陪伴.充權的「女創力基地」及歲月聊天室等,讓年輕朋友能為家庭、國家「增產報國」,扭轉少子化情況,期許能雲林婦女及性平議題在雲林萌芽茁壯,讓雲林女性都能備感呵護。並分享縣府近期啟動之「雲林縣愛心大平台」,期待透過該平台能夠與現行的福利政策相互搭配,以妥善照顧到需要幫助的鄉親,邀請各界一起做好事,種福田。

謝副縣長特別感謝旅居高雄的雲林鄉親在事業有成之際不忘落實社會責任,本次參訪除原捐助新台幣10萬元協助本縣推動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業務,鼓勵弱勢兒童持續儲蓄,為未來就學或創業預做準備,協助他們點燃希望、翻轉人生。現場更加碼捐贈20萬元,總計30萬元善款,展現同鄉會關愛兒少、回饋鄉里的滿滿心意。

 

謝副縣長也感謝李樑堅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余金龍多年來積極參與公益,持續凝聚會內同鄉情誼,與母縣雲林保持良好互動與合作,像家人一樣支持縣政推動,是雲林進步的最大後盾,縣府團隊也將持續努力,提升服務品質與施政效率。

謝副縣長再次感謝高雄市雲林縣同鄉會,未來期盼延續這份雲林情,彼此團結合作,落實「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共同創造善的循環。讓高雄與雲林攜手前行、幸福上場,實踐「關愛雲林、立足高雄」的美好願景,讓高雄、雲林充滿溫暖關懷,成為幸福有愛的縣市。


 
縣政總顧問張清良也提到現場有其讀永年中學時之英文老師李辰郎老師台大法律系畢業,在此場合遇到非常高興,大家合影留念。北上之縣長還特地來電致謝歡迎,中午款待午宴,溫馨滿堂。

 


]]>
2025-04-18 15:47:5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2 府會新聞
<![CDATA[運動科技走入社區,雲林打造健康升級版日常]]>  

在高齡化社會的浪潮下,運動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為了讓科技成為全民健康的推手,雲林縣政府攜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自111年起推動「運動科技應用與產業發展專案管理計畫」,目標明確:以科技為槓桿,驅動地方健康生活的創新轉型。

從據點到社區,運動科技不只是概念

走進全縣第一座「運動科技示範中心」,你會發現健身不再只是流汗的過程,而是一場有數據、有目標的科學化體驗。這裡導入多項智慧體適能檢測設備,並配有專業指導員,協助居民了解自身狀況、調整運動方式,甚至將健康建議量身訂做。

更特別的是,示範中心並不孤單作戰,而是與縣內銀髮健身房及社區據點串聯,推動「據點連結據點、社區連結社區」的模式,打造健康生活的微型生態系。

運動科技示範中心窗口及地址:

640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休閒運動研究所(朱先生 05-5524342)

體適能巡迴檢測,數據打開健康新視角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實際的「身體年齡」與實際年齡有多大落差。透過科技巡迴檢測服務,雲林縣政府已走訪斗六、古坑、斗南等16個鄉鎮,為民眾進行精準健康檢測。這些數據不僅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報告,更轉化為「身體年齡地圖」,讓政府可以從地區面掌握健康概況,進一步優化政策佈局。

健康大數據平民化,人人都看得懂的圖像資訊

數據不再只是科研人員的工具,透過視覺化平台,雲林把運動數據公開、普及。平台結合前後測分析、常模比對,不僅能為個人提供進步曲線,也讓社區單位了解居民整體健康趨勢,實現科技賦能、全民受益的願景。

長照資源升級,科技服務在地化

今年,計畫更進一步與「斗六上好藥局醫事機構C級巷弄長照站」合作設置服務據點,讓原本偏向專業場域的運動科技,真正走入街巷與日常。這項舉措不只是擴點,更是一次讓民眾實際感受「科技+健康」的實驗,開啟長照系統與運動科技的融合可能。

展望未來:健康永續 × 科技雲林

隨著產官學持續協作,雲林運動科技計畫正朝向一個更宏觀的目標邁進:不只是提升個人健康素質,而是打造一座科技驅動、健康永續的智慧城市。在這場地方創生的路上,雲林用行動證明,健康也可以很科技,科技也可以很有溫度。

·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
2025-04-18 15:28:1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91 府會新聞
<![CDATA[ 華山基金會端午送暖 划竹筏及貝殼DIY 喚起長輩童年甜蜜記憶]]>     華山基金會雲林區今(17)日上午於口湖鄉馬蹄蛤園區舉辦端午送暖活動,帶領雲林縣爺爺奶奶們一起划竹筏及共同體驗貝殼DIY手作活動,提前歡度端午節。社會處長林文志感謝華山基金會長久以來對獨居老人之付出,更呼籲社會各界熱愛公益的社會人士大力支持華山基金會辦理的各項活動,用行動響應弱勢老人關懷照顧服務,讓雲林縣成為高齡友善的社會。


    華山基金會表示,於日常服務中發現,許多長輩因行動、交通不便等因素,鮮少外出與人互動,特規劃體驗活動,邀請爺爺奶奶走出家門、活動筋骨,熱鬧迎端午,把愛與陪伴傳遞到每位獨老心中。本次活動以「口湖運動舞班」表演輕快肚皮舞揭開序幕,接著長輩們分成兩組,進行「船上體驗」及「DIY體驗」,在工作人員及華山站長的陪同下,與來賓、義工體驗划竹筏趣味遊戲,回憶兒時的歡樂時光,享受自然風光;「DIY體驗」製作獨一無二的「貝殼小夜燈」,照亮孤老的心,與長輩共享溫暖時光。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端午節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感謝華山基金會秉持「到宅關懷」的初心,深入偏鄉社區,陪伴三失(失依、失能、失智)長輩,讓他們感受「雖非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今邀請爺爺奶奶,一起划竹筏及共同體驗貝殼DIY手作活動,提前歡度端午。活動現場更有爆米花義賣,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弱勢長輩,傳遞愛與關懷。

 

·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2025-04-17 23:10:1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9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9 府會新聞
<![CDATA[南市多管齊下,強化出流管制 推動複合滯洪、增強透水、嚴查施工]]>

南市多管齊下,強化出流管制 推動複合滯洪、增強透水、嚴查施工

【記者梁朝琴/台南報導】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發,對於區域排水系統構成日益嚴峻的考驗。臺南市長黃偉哲強調,為預防大型土地開發改變地表逕流特性而加劇周邊淹水風險,市府水利局持續強化「出流管制計畫」的審核與監督機制。在今(114)年汛期來臨前,水利局已針對轄內59處已核准的開發案執行施工中及完工後的查核作業,確保開發單位按核定計畫施工,並檢視已完成案件的排水系統、滯洪池及抽水設備等關鍵設施是否維持正常運作。

水利局進一步說明,近年來臺南市吸引大量民間投資並投入大型市地重劃及工業區開發案,這些開發行為往往導致地表不透水面積擴大、雨水入滲減少。一旦遭遇劇烈降雨,地表逕流會更快速地匯入現有排水路,不僅增加區域排水系統的負荷,也顯著提升了淹水的可能性。依據水利法相關規定,凡開發面積超過2公頃者,皆須提交出流管制計畫書,經審查通過後方能動工。截至今(114)3月底,水利局已核准包括「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曾文淨水場擴建」及「三井台南高鐵MOP」等指標性案件在內的190件申請案件,累積總核定滯洪量已超過1,716萬公噸。

為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經濟部水利署制定了嚴格的出流管制規範。水利局解釋,這些規範要求開發基地必須透過設置滯洪池、蓄水設施,或採行低衝擊開發(LID)策略增加基地保水能力,將因開發而增加的逕流量有效滯留在基地內,不得外排影響他處。同時,基地內排水系統需妥善規劃,避免妨礙周邊原有的排水功能。特別是位於淹水潛勢較高地區的開發案,更需導入「淹水補償」概念,將潛在淹水體積納入滯洪需求計算,以確保開發行為不增加鄰近區域的防洪壓力。

水利局說明,目前臺南市的出流管制計畫審查作業,以及施工中、完工後的督導查核,均委託專業技師公會依規定辦理,查核項目涵蓋滯洪池清淤狀況、有效滯洪空間維持、進出流口暢通及抽水機組功能測試等。水利局亦輔導開發單位於重劃工程或區段徵收出流管制案件設計時採離槽式乾式滯洪池,在符合需求滯洪量條件下營造複合式空間,促進開發土地合理使用。此外,在施工階段,會特別進行臨時防災措施檢查,確認臨時設施是否完備,包含滯洪池是否已開挖、臨時排水路是否暢通、聯外排水路施作情形等,並要求廠商優先設置施工圍籬、防溢墩,避免發生整地後造成鄰地積淹水情形。

黃偉哲市長表示,期盼以出流管制的公私協力模式,共同將致災風險降至最低。市府會持續以最嚴謹的標準把關各階段審查與查核,全力建構韌性城市的永續臺南。


]]>
2025-04-17 16:48:4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5 府會新聞
<![CDATA[雨季將屆南市工務局呼籲建築工地作好巡倒清刷 發現病媒蚊將勒令停工]]>

雨季將屆南市工務局呼籲建築工地作好巡倒清刷 發現病媒蚊將勒令停工

【記者黃莉寬/台南報導】雨季來臨,工務局近來積極展開建築工地稽查,針對工地現場容易積水場域,檢查是否有登革熱病媒蚊孳生,並提醒業者作好巡倒清刷,加強工地監控,一旦發現積水,立即清除,避免登革熱病媒蚊孳生。若發現病媒蚊者,將依法勒令停工。

工務局強調,雨季來臨,在下雨影響下,建築工地容易發生積水,提醒業者做好相關預防工作,若稽查建築工地現場發現登革熱病媒蚊,將依建築法第58條規定,通知起造人、承造人、監造人勒令停工一周,複查無病媒蚊,始得復工。

工務局指出,建築業者應針對工地易積水的場域,包括地下室、電梯機坑、消防蓄水池、地坪不平處、凹角處及四周水溝等,每日進行巡檢,杜絕病媒蚊可能孳生的環境;另外,工地瓶瓶罐罐及蓋子也會容易造成病媒蚊孳生,亦是巡檢及清除重點。在雨後造成工地積水處也應盡速孳清現場環境,以落實臺南市建築工地的公共衛生,也確保工地現場人員健康,提升友善安全職業環境。


]]>
2025-04-17 16:43:1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3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3 府會新聞
<![CDATA[3月19日北港迓媽祖萬人空巷 炸虎爺、犁炮、真人藝閣吸睛]]> 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出巡遶境16(農曆319)起駕,朝天宮廟埕、市區擠滿祈福信徒,體驗「炸轎、炸虎爺、犁炮、真人藝閣」熱鬧宗教氣氛。縣長張麗善參與祈福儀式、點起馬炮、護持「祖媽」鑾轎出廟,祈求媽祖庇佑風調雨順、國泰平安,114年全運會賽事順利圓滿成功。


朝天宮天上聖母出巡遶境循古禮科儀由住持會茂主持灑淨、上疏文等科儀。縣長張麗善、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锝、立委張嘉郡、北港鎮長蕭美文、縣府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及朝天宮董監事等上香祈福。隨後,天上聖母等鑾轎在信徒簇擁下出發,展開2天遶境祈福。

 

蔡咏锝董事長表示,每年農曆319日是媽祖出巡遶境,庇佑合境平安的大日子。媽祖出巡將為期2天,另真人藝閣則會從今天下午持續至農曆323日,歡迎全國民眾、各地信徒來北港陪媽祖出巡,祈福平安,高高興興迎接媽祖聖誕。


張麗善表示,323日媽祖生(農曆),朝天宮每年319日開始慶祝媽祖聖誕,包括北港在地陣頭,及全國各地信徒及民眾都會來共襄盛舉,祝賀媽祖生日,也祈求媽祖庇佑平安。「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民俗無形文化資產自清康熙年間盛行迄今,於民國97年公告登錄為雲林縣民俗,接續在99年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深獲肯定。

 

張麗善指出,真人藝閣是朝天宮媽祖出巡特色之一,今年共有63座藝閣參加,其中包括日本青森睡魔祭參與,透過宗教文化無遠弗屆交流,促進國民外交。

 

張麗善說,今年1018日至23日雲林將主辦114年全國運動會,縣府打造一輛真人藝閣,融合全運會競賽項目與藝閣傳統工藝,邀請全國民眾屆時來雲林為選手加油。


今年參與遶境的隊伍共有19組轎前陣頭及轎班、29組民間藝陣、真人藝閣63組。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信徒參與,祈求媽祖賜福、觀賞藝閣精彩遊行、炸轎、炸虎爺傳統習俗,熱鬧喜氣。

 

文化觀光處表示,「北港朝天宮」宮廟建築本身是國定古蹟,更是全臺唯一擁有2項國家級重要民俗的保存者,包括「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以及113年登錄的「北港進香」。雲林縣共計登錄5項國家級重要民俗,僅次於古都臺南,而北港朝天宮即佔2項。北港朝天宮亦積極承擔保存者推廣傳承之責任,於今年爭取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經費,辦理「2025年北港進香國際研討會成果專輯出版計畫」、「2025年北港迎媽祖影像紀錄計畫」,足見其用心。

o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o    

o    

 


]]>
2025-04-17 16:20:2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70 府會新聞
<![CDATA[提升藝術思維 雲縣府主管參訪故宮南院「大美不言」特展]]>


]]>
2025-04-17 16:04:5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9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9 府會新聞
<![CDATA[雲林縣學校活動中心冷氣及音響啟用打造優質、安全、友善校園環境]]> 雲林縣積極改善校園環境,113年特別編列預算,用於補助學校活動中心與大型集會場所冷氣及音響設備之改善,讓各校活動中心的冷氣與音響設備升級,並已於11311月份全數竣工。縣長張麗善、縣府教育處長邱孝文、縣議員陳芳盈、斗六市民代表會副主席黃尤美、李美瑤代表、楊志忠代表、石榴國中校長林俊賢、家長會長柯昌隆以及賴淑娞議員、陳永修議員、林岳璋議員、曾博鴻議員、張維崢議員、榴中里長蔡芳聰所派服務團隊、各學校代表17日上午齊聚石榴國中,共同見證學校活動中心冷氣與音響設備優化啟用,讓親師生有舒適空間舉辦畢業典禮及學術講座、文藝表演的空間。


縣長張麗善表示,秉持為下一代打造優質教育環境的初衷,雲林縣於109年率先全國,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落實國中小全面安裝冷氣,提供學生優質學習環境,惟有部分學校活動中心並未裝設冷氣,親師生在其中活動時,常感到悶熱不適。考量大型集會場所是學校親師生及社區辦理大型課程教學及活動的重要場所,使用率高、人數多,具有優先設置冷氣的必要性、急迫性與需求性,因此雲林縣府於113年起編列經費逐步改善,目前全縣已超過60所學校活動中心音響、冷氣設備完成改善,未來縣府也透過每年編列2,000萬,讓各級學校提出申請改善活動中心老舊不足冷氣或是音感不佳音響等設備。


教育處長邱孝文補充說明,經盤點縣內中小學現有大型集會場所冷氣及音響設置現況,113年特別編列預算7000萬元,用於補助學校活動中心與大型集會場所未建置冷氣38校及音響設備未建置22校進行改善,114年起每年編列2,000萬,讓各校活動中心逐年汰換已達使用年限之冷氣及音響設備。

 


石榴國中校長林俊賢指出,學校活動中心是使用率非常頻繁的空間場域,長久以來學校活動中心飽受傳統大禮堂音響回音困擾,這次石榴國中很努力找到非常專業的陣列喇叭克服解決回音問題。石榴國中自轉型為科技實驗學校以來,接待過許多外縣市參訪團隊,於參觀學校設施環境後,無不對雲林縣這些年來進步表示欽佩羨慕。感謝張縣長帶領縣府團隊對所有學校、包括石榴國中大力投入教育經費於設施設備提升改善,讓我們站出去可以大聲說:我雲林,我驕傲!

 
張縣長強調,學校的活動中心不僅是學生重要活動場所,也是社區活動的關鍵場地,但大型集會場所裝設冷氣並非易事,不僅要安裝冷氣設備,還需重新評估校內電路系統。展現對教育重視,縣府自行編列經費進行各校活動中心冷氣及音響設備優化,提升優質學習環境、安全及友善校園,使學校與周邊社區居民,在夏日辦理畢業典禮或大型活動時,能有室內溫度合宜的場所使用,無論是學術講座、文藝表演還是校內比賽,都能提供更清晰且明亮的音效,帶給學子、社區居民更完善的學習環境與活動場域。

·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2025-04-17 15:58:1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8 府會新聞
<![CDATA[展現食農教育成就 雲縣頒獎表揚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貢獻獎]]>  

雲林縣政府今(17)日上午於縣府親民大廳頒獎表揚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得主,且為展現113年度推動成果,讓更多民眾了解雲林縣食農教育發展,114417-30日在縣府一樓親民展示空間舉辦「雲林縣食農教育成果展」,副縣長謝淑亞及農業處長魏勝德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前來參觀。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擁有豐富農產資源,推動食農教育不僅是責任,更是對下一代的投資。113年度縣府透過多元管道積極推廣,並首度舉辦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表揚,發掘並肯定優秀個人與團體。同時舉辦成果展更將寶貴經驗與成果呈現出來,期盼能藉此機會,讓更多人認識雲林縣在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用心。

謝副縣長說,首屆「雲林縣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得主包括有:個人組:林記蔬果汁-林曉慧、乳牛獸醫師-龔建嘉、第一鰻波-嚴竹英;法人團體組:雲林縣農會、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雲林縣斗南鎮農會;民營企業組:教芋部商行、寰雲有限公司、展鮮農產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學校及幼兒園組:斗六市保長國民小學、北港鎮朝陽國民小學、口湖鄉文光國民小學,感謝各得獎者(單位)的努力,也期待能夠帶動更多的參與,為永續環境而持續努力。

 

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本次成果展不僅是對113年度食農教育推動成果的總結,更是未來持續發展的起點。透過展示傑出案例與優良場域,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推動食農教育的行列,共同為雲林縣的農業發展與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努力。

 

魏處長指出,雲林縣政府於113年度積極推動食農教育,除了帶食農入校園外,並致力於食農教育場域優化,辦理食農場域設備及教案優化補助,共有18場域申請。食農教育的推廣需要各界共同參與,透過本次成果展,希望能讓學校單位更了解食農教育的重要與實施方式,進而將優良食農教育理念與實務帶回校園,讓更多學生受益。

雲縣府誠摯邀請所有關心食農教育的民眾及學校單位,於114417日至430日期間,前來縣府一樓親民展示空間參觀「雲林縣食農教育成果展」,一同見證雲林縣在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成就。另外,預計於5月份開始受理申請114年度雲林縣食農教育場域優化補助,針對想要申請場域優化補助之農民亦辦理3場說明會及場域自我健檢,詳情請參閱雲林縣政府農業處粉絲頁。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
2025-04-17 15:41:1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66 府會新聞
<![CDATA[媽祖女神得獎了!雲林文化藝術閃耀國際]]> 雲林文化藝術再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所策劃的《媽祖宗教文化藝術展》近日在美國IAA MUSE Creative Awards (繆思創意獎) 中榮獲「文化活動類金獎」,成為縣內首度以媽祖信仰為主題獲獎的藝術展覽。在國際舞台上綻放耀眼光芒,成功行銷雲林文化觀光的軟實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媽祖信仰不只是宗教,更是台灣文化的根。這次能在國際藝術舞台上獲獎,是對我們文化傳承與創意的最大肯定」。北港素有台灣媽祖信仰總本山之稱,每年農曆三月舉行的「北港迓媽祖」盛典,為期五日,全鎮萬人空巷、熱鬧非凡。從鑼鼓喧天的藝陣、威風凜凜的轎班,到繽紛華麗的藝閣巡遊,場面如同慶祝小過年。這項深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不僅凝聚信眾情感,更形塑出北港豐厚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成為台灣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徵。2020年文化觀光處更是透過北港豐富有形無形文化資產發想:辦理「北港時尚設計競賽」,將媽祖信仰中的象徵符號鳳冠、袍服、披肩、雲紋、蓮花、海浪等元素結合當代時尚設計,打造出神聖又前衛的服飾設計及頭飾配件。這樣的轉化,不僅是形式上的重塑,更是信仰文化在當代設計中的延續與創造,走入日常生活的時尚脈絡之中。2024年文化觀光處結合本縣藝術家魏幼惠老師(蕙子)所創作的108幅媽祖主題的繪畫創品,展現對媽祖的崇敬、祈福和信仰。為觀眾帶來一場藝術與信仰之旅,達到宗教藝術之推廣目的,讓更多人了解媽祖文化信仰的價值所在。在展覽期間不僅吸引全台藝術界高度關注,也讓世界看見台灣及雲林豐富的民間信仰與藝術實力。今年(2025年),文化觀光處特別策劃《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以「北港真人藝閣」為主題,融合在地深厚的宗教信仰、民俗技藝與當代創意美學,展現傳統藝閣文化在現代語境中的嶄新風貌。為讓全臺民眾更深入了解這項傳承百年的北港藝閣文化,同時促進國際藝陣交流,本次特別邀請日本知名「青森睡魔祭」睡魔師林廣海來台,與本地工藝師共同進行跨國創作對談。將北港藝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想像聯合展出,使這項台灣傳統文化的瑰寶、文化資產得以傳承與創新。展期412日至514日邀請全台民眾一同來北港文化中心感受北港宗教工藝文化之美。

 

雲林縣作為台灣宗教文化重鎮,擁有深厚的信仰文化底蘊與多元的民俗傳統,媽祖宗教文化更是是雲林最寶貴的精神資產,不僅凝聚了民眾信仰情感,也展現豐富的地方美學與創作能量。雲林縣政府期盼將雲林打造成台灣宗教藝術的重要基地,要讓宗教不只是信仰的象徵,更是文化創意的起點,透過藝術形式將雲林的文化生命延續、轉譯並推廣出去,並推向國際舞台。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95b37841-a9ca-43eb-be7f-634a3912bf35.jpg

]]>
2025-04-16 15:09:2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4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46 府會新聞
<![CDATA[雲林布袋戲三度拿下設計界奧斯卡獎—德國iF獎項,擦亮故鄉金字招牌]]> 雲林國際偶戲節今年邁入第23屆,是臺灣歷史悠久的藝術節慶活動,累積了地方能量,並持續創新主視覺與內容,穩定踏入國際觀眾的視野。(2023年)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榮獲2025年德國iF設計獎,這已是第三度榮獲iF設計獎項,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及活動至今已獲得3座德國iF設計獎與美國The Telly AwardsIDAMUSE等國際獎項「61銅」、1榮譽獎,共11座國際獎項。近期更吸引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來台拍攝布袋戲專題,可說是一步一腳印立足國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布袋戲是民間傳統文化的藝術,於2006年榮登臺灣意象最佳代表。臺灣布袋戲表演獨樹一幟,涵蓋文學、音樂、戲劇等多項元素的綜合藝術,屢屢面對時代的挑戰,總能迸出新的火花,擁有臺灣獨特的文化魅力。近年在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與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設計與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致力翻轉與讓布袋戲與國際接軌。近年除了加入「AVIAMA總會」(偶戲之友・友好城市國際協會),與臺灣12個縣市簽署「偶戲大聯盟MOU」、臺灣戲曲學院、法國偶戲學院、西北木偶中心等簽署MOU之外,去年更前往德國柏林iF設計獎頒獎之夜,與諸多優秀的得獎者並肩,感受傳統藝術登上國際舞台的驕傲。今年度再度與來自多達66個國家,近11,000件作品競爭,通過來自23個國家的131位評審眼光的肯定,再度獲得iF設計獎,可見越在地越有魅力,雲林布袋戲名揚國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面對傳統布袋戲的式微,縣府這幾年以多元創新手法,積極振興布袋戲表演藝術與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近期韓國EBS(韓國教育放送公社)也專程來台拍攝臺灣布袋戲專題。EBS是韓國的公共教育頻道,該計畫是與ICHCA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非物質文化遺產資訊與網絡中心)及ACC(韓國文化體育部-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合作,自2015年起製作一系列紀錄片,主題主要為亞洲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度計畫前來臺灣拍攝《EBS 偉大遺產:東亞篇-臺灣》,預計10月份於EBS YouTube等頻道播出,介紹臺灣傳統布袋戲,在全球多數傳統偶戲逐漸式微之際,臺灣布袋戲卻發展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創意產業。

 

文觀處指出,此次韓國EBS來訪,縣府特別準備布袋戲傳習中心之布袋戲教材專書、雲林國際偶戲節文創品「偶包」及飄帶等具代表性的紀念品,將布袋戲文化積累的成果縮影,贈予韓國EBS代表,以布袋戲作最好的國際外交。本次拍攝走訪雲林布袋戲館、吳萬響掌中劇團,並造訪虎尾國中布袋戲團及霹靂國際多媒體等據點,在國際媒體見證下演出,藝師、學生和企業均展現文化自信及榮耀。此外,韓國EBS及多家日韓媒體亦實地參觀國內指標性布袋戲品牌「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欣賞戲偶展覽、文創商品及影片拍攝場景,並觀摩劇組於現場示範乾冰、火焰等特效視覺效果,令媒體代表驚艷不已。

 

雲林國際偶戲節多年來持續創新,不僅在設計美學上融入當代語彙,更積極與年輕世代連結,推出許多富有巧思的展演內容與文創品,展現傳統藝術的新風貌。今年國際偶戲節主活動將於國慶連假期間1010日至12日登場,9月份則舉辦金掌獎相關競賽,誠摯邀請各地民眾共襄盛舉、來雲林感受偶戲的多元魅力!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2025-04-15 17:27:5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2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22 府會新聞
<![CDATA[「匠心計」南華大學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110級畢業展開幕式]]>  

南華大學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舉辦「匠心計」110級畢業展,自114415日(二)至418日(五)於文化觀光處展覽館3樓展出,並於415(星期二)上午10時於文化觀光處3樓盛大開幕,歡迎雲林鄉親及各藝文愛好者屆時蒞臨參觀賜教!

 

南華大學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創立於民國89年,辦學特色強調「學中做、做中學」概念,系上設有3間專業實作工坊,提供學生充分實踐機會,將理論知識在實作中得到深化。本次展覽名為「匠心計」,以「星爍流轉、光影如沙;匠心育創、破繭新生」為主題理念,由同學們回顧即將畢業前的重要時刻,共同在產品設計領域努力,打造具有溫度並符合未來需求的產品和空間設計,營造具有未來感氛圍的展場,讓觀展者在其中感受時代脈動與設計的力量。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本展展出內容非常豐富,分為工藝類、產品類、室內設計類三大展區,作品囊括金工、陶藝、皮革、木工、複合媒材、設計等類別,以產設系結成之多種製程為核心理念,展示多製程技術於當代創作與室內設計中的碰撞與交融。透過陶瓷、竹編、木工等元素的跨界結合,探索不同材質之間的互動與平衡,並加強工藝背後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藉由將傳承工藝語彙轉化為空間設計語言,賦予室內環境更深層的文化脈絡與藝術價值,吸引關注,也重新認可傳承工藝在現代語境與空間美術中的合作關係,發起對材質、技術與藝術價值的多重思考,傳承「技藝無限,創意無限」的美學精神。歡迎雲林鄉親及喜好藝術的朋友們於展出期間,一同來到文化觀光處展覽館欣賞南華大學產設系師生,熱情、實力、努力的成果。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2025-04-15 17:15:1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2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5621 府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