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高市唇顎裂顱顏協會辦人權講座 理事長:更多弱勢兒需關懷
2013
08/18
23:52
天眼日報記者
黃月貞
高雄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328) | | | |
2013-08-18 23:52
天眼日報記者 黃月貞 高雄市 報導

高市唇顎裂顱顏協會...JPG

 

高市唇顎裂顱顏協會辦人權講座 理事長:更多弱勢兒需關懷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 300至400 位「顱顏患者」出生,這些特殊兒童常因為長的「不一樣」而失去平等權。日前,高市唇顎裂顱顏協會向唇顎裂病患家長呼籲,避免孩童偏差心理,父母需注重養成孩童的樂觀個性。

唇顎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生活障礙,例如發音困難、聽力異常、牙齒不整及臉型發育不良等。即便唇顎裂患者及早發現,從出生開始處理,也需要持續回診至18到20歲,才能完成治療。在此期間,根據個案狀況患者可能要經歷3到12次不等的手術;或為了矯正面容,而支付龐大美容手術費用。而唇顎裂學生要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來自生活中的不平等。

「霸凌者傾向以弱勢者為目標。特殊學生比一般學生更容易遭受霸凌。」山達基教會人權講師董正隆表示,青少年階段正是建立自信的重要時刻,唇顎裂患者卻因五官「與眾不同」容易受到嘲笑、欺凌、排擠,因而產生退縮不願與人交際的現象。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先生曾表達落實人權的理念,而人與人彼此相互尊重,奠基於對人權的認知,因此教育並瞭解人權,是必要而且迫切的。

協會理事葉晃瑞認為,霸凌現象不只在校園,也會在社會其他領域發生,特別是弱勢兒童的家長,更需要懂得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樂觀開朗的個性。葉理事長進一步表示,目前協會至少幫助2,000位唇額裂患者重新擁抱生活。未來也計畫用台灣治療唇顎裂兒童的技術,幫助第三世界的患者。

上傳時間:2013-08-18 23:52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黃月貞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