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看台灣醫療: 台灣太愛降低成本了,最後只會走向惡性循環
2014
10/25
00:01
天眼日報記者
馬源朝
台北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3079) | | | |
2014-10-25 00:01
天眼日報記者 馬源朝 台北市 報導

securedownload.jpg

 

securedownload (1).jpg

 

securedownload (2).jpg

 

台灣的健保總支出逐漸增加,醫療支出已破五千多億,但病人卻未必獲得最好的照護品質,問題出在哪裡?

國際競爭力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過去十多年來投入醫療制度改革的跨國研究,2014年10月23日,他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當天下午5點從北京飛抵台北,旋即在晚間舉行「醫療革命的迫切性」演講,吸引來自台灣醫界、藥界等近400位聽眾出席。

治療 必須以「病人」為中心

波特教授演講前對台灣的醫療制度頗多研究,他用他的國際研究經驗指出,儘管台灣已經有覆蓋率幾乎百分之百的全民健保,但並不代表醫療就成功了,他替台灣醫療制度把脈指出,如同全世界的醫療系統,台灣並沒有考量病人的需求。

他批評,在醫療支出方面,台灣有拚命降低成本的心態,導致品質降低,只會走向惡性循環。他認為,真正降低成本的方法,應該是提升醫療品質、不要犯錯,不要讓病人有併發症,手術、治療要做的很好,才是真正的降低成本方法。否則,給付愈來愈少,強迫醫師每個病人只能看短短幾分鐘,必須看愈多病人,否則賺的錢會減少,這樣持續惡性循環,他認為這對國家政策、病人一點幫助都沒有。

演講中他不斷強調,應該建立一個價值為基礎的醫療制度。方法是為病人創造整合型醫療的架構,治療應該以病人為中心,而非讓病人在每一科別間跑來跑去地就診,醫療品質會無法提升。

因此他建議,醫院該專注於他們最能提供價值的疾病,如果一個醫院專門看癌症、或其他特定病症,就能夠累積足夠的資訊和技術,讓疾病治療更專業,可以做得更成功,也能讓護士、醫師學到更多。讓醫院能各有特色,是正確的方向。

採「包裹式給付」,才是真正為病人著想

波特也建議,應該設計病人需要的組織,讓整個團隊一起投入,累積治療的數量經驗愈多愈好。但全球的醫療現況是,醫院每種病都看,提供所有的服務,結果是醫療提供的服務變得支離破碎。台灣也是同樣的狀況。

全球醫界的通病是,醫生「看病不看人」的現象到處可見,但波特指出,全球趨勢是走向為病人考慮整個治療復原的過程,讓某種病的治療是會有指導方針,但遵守方針並非最後的結果,方針只是程序而已,仍要應評估最終的結果,包括病人回去工作了嗎?生活正常了嗎?病真的好了嗎?最好就是長期的結果好,病人要健康、所有的身體功能都正常,能回到職場,這才是真的高醫療效率。

波特極力推薦國外的成功新醫療計價模式:包裹式給付。他就看到一些不錯的例子,例如瑞士有醫院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做膝關節置換,費用不是用看一次付多少錢的概念,而是換一次總支出多少,費用已包括醫護人員、醫材、手術,同時保證如果兩年內再出問題,費用必須由原治療醫院吸收。結果醫療成效相當好。

他認為,這種模式才是為病人著想。以病人為主,醫界應重新想,如何更有效率?而不是按件計酬?他推動包裹式給付病人,病人的病痛能更快減緩,否則會降低醫療院所追求效率的動力,省下的成本可以用來增加醫護人員薪水、改善設備。

政府介入多 醫療制度面臨挑戰

演講後,波特與多位專家對談。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新加坡醫療政府參與程度減少,台灣卻相反,政府介入愈來愈明顯,健保署七次降藥價,導致醫院只好拚命想從病患口袋出拿出錢來,目前台灣醫療從病人口袋掏錢的比例達45%,這是太高了。所以台灣競爭購買達文西機器手臂等儀器,現在全台灣有20台,土地面積比台灣大二倍的愛爾蘭,只有2台。但機器手臂的治療效果也是有爭議的。

台大健康政策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則表示,台灣比美國幸運的多,美國醫療制度太複雜,不大可能再提高效率,台灣相較之下比較單純,政府介入多,制度推行比較快,但也面臨很多挑戰。過去20年來,醫院競爭太激烈,以前總共800家醫院,消失300多家,其它都倒了。

麥可.波特最後給台灣政府的建議是,醫療改革不是說說,明天就能做到,但是一定得下定決心,如同將釘子打在地上,大刀闊斧做改革;千萬別東貼一點、西貼一點ok蹦,10幾年貼半天卻無效,如果做到以上幾點,台灣醫療革命一定能成功,也可成為其他國家效仿對象。

上傳時間:2014-10-25 00:01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馬源朝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