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屏東縣大武一號橋歡喜通車
2009
05/25
17:54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屏東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446) | | | |
2009-05-25 17:54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屏東縣 報導

縣長曹啟鴻等人參加通車

 

屏東縣大武一號橋歡喜通車

匯集各界愛心,由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建造的第400座橋樑霧台鄉大武村「大武一號橋」,23日在屏東縣長曹啟鴻、嘉邑行善團長曾茂森、理事長林塗發及地方各級民代、地方人士共同剪綵下歡喜通車,命名為「仁棠橋」。霧台鄉大武村民以傳統歌舞,感謝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的義舉,曹縣長強調,這一座由愛心麵包故事所帶來的愛心橋樑美事,將會永遠流傳下去,也對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的善行表達最深的謝意與敬意。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建造的第400座橋樑「仁棠橋」,建於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東川溪,舊橋名稱為「大武一號橋」,23日舉行完工通橋典禮,這座橋也是該團認養建橋樑最深山、最偏遠的一座水泥橋。

嘉邑行善團理事長林塗發指出,原大武一號橋於94年被海棠颱風沖毀,97年5月經部落志工歸麗卿(服務三地門鄉公所)、王常如(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老師)、高雄市福客來餐廳董事長黃福壽及許俊明、蕭淳文等人居中引線,經團長曾茂森等親臨現場勘察後,同意在今年雨季來臨前竣工,經規劃後於97年11月20日動土,98年5月10日完工,興建總工程期為172工作天,總造價907萬9155元。

林理事長表示,仁棠橋橋長80公尺、橋寬8公尺、橋高22公尺,其結構由嘉邑行善團工程組設計,以預力樑方式興建,中間橋墩採沉箱法施工(因水流量很大),橋墩水泥磅數達4000磅以上,橋面預力樑達6000磅,預估使用年限達45年以上,可供便利大武至佳暮的部落交通及農特產品搬運方便,繁榮經濟。

林塗發說,嘉邑行善團服務項目包括造橋、施棺、補路。其中造橋工程款來自各界善緣大德所捐的款,三個月每一人份100元累積而來,每三個月印發收支報表及建造工程進度,寄給每一捐款者。對於貧困家庭有不測之事往生後難入土者,該團補助棺木乙具(3萬元)。

林理事長透露,目前申請待興建橋樑達96座之多,歡迎各界善緣大德能共襄盛舉熱心捐獻。所謂「橋長善更長,行善不落人後」,將來該團匯聚善緣儘快來完成更多更好的橋樑,使交通更方便。

上傳時間:2009-05-25 17:54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蔡秀芬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國際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