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vs.本土視野
美國耶魯大學宣布,將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設立一所人文學院,預計2013年開始招生,而台灣多數媒體並未報導此一新聞,亦未刺激台灣學界去思考,耶魯為何沒有選在台灣設分校?新加坡高等教育英文的水準與國際化的程度,世界馳名,關鍵在於大學校長的國際視野與政府的投資魄力。新加坡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平均佔20%,而台灣的大專院校平均只有1%,新加坡大學外籍教授比例約佔三分之一以上。新加坡大學的國際化程度與香港的大學概同,恐怕很多台灣的大學不知落後多少。
最近台灣某大學選派兩位碩士生去美國大學當交換生,該校教授發現同學英文不太會講,無法選修研究所的課程,既然來了,只好安排去讀三個月的語文先修課程,就返回台灣。去年,美國某大學派交換生來台灣某大學就讀,因為該校沒有開設全英文授課的課程,結果這位交換生只好在英文系選讀一些英文課。由以上這兩個離譜又真實的事件,看見台灣的大專院校國際化程度普遍不佳的現象。
走訪美國長春藤大學及其他世界級名校,看到幾十位南韓念研究所的男女新生集體報到,舉止優雅,讓人印象深刻。這些大學的國際新生迎新會上,以中國的留學生比例最多,其中有不少是拿獎學金直攻碩博士5年的研究生。今年排名最佳獨立學院第12名的Mount Holyoke學院為例,一口氣錄取60幾位中國頂尖的高中畢業生。台灣學生留美人數,與近年托福考試成績一樣,逐年遞減,確實令人擔憂。
依據2009年美國國務院贊助的The Open Doors報告顯示,國際留美學生前6名國家依序為:印度10萬3000人,中國9萬8000人,南韓7萬5000人,加拿大2萬9000多人,日本2萬9000人,台灣則是2萬8000人。中國佔所有留美國際學生總人數的14.6%,而台灣只佔約4.2%。2009年中國留美學生人數比2008年增長21%,預估今年會突破十萬人以上,可能會超越印度。2010年4月,美國研究所理事會(CGS)公佈調查資料,本年度申請到美國攻讀碩博士研究所的留學生人數比去年成長7%,中國、印度和韓國則是申請大國。
年輕人失留學動力
中國教育部在今年提供2萬名獎學金名額給外籍學生,同時希望在2020年以前能吸引50萬名的國際學生到中國留學。今年包括大陸北大、清大、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共吸引93位優秀的台灣學生就讀,筆者認為有其正面的意義。國際化可以為大學帶來不同的文化及優秀人才,有不同文化經驗的人,比較能培養創新與多元的思考力。學生學會如何與國際社會接軌,如何在全球生存與競爭,應該讓他們多接觸國際事務、各種文化與思維。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申請出國留學簽證以短期居多,拿學位、讀研究所,甚至申請名校者較少,這種與鄰近國家巨幅的差距,反映出台灣教育體系的老問題依舊,大學年輕人的全球視野不足。台灣的少子化、升學主義與廣設大學,造成大學生與碩博士滿街跑,整體人才素質卻未見提升。大學生的國際觀貧乏,英文程度普遍低落,年輕人為何失去了留學的動力與興趣呢?其實留學之路充滿了樂趣與挑戰,在校園與世界各國菁英共聚一堂,一起學習,年輕人應敢於嘗試,勇於築夢。大學培養國際化的人才,也是培養國家的競爭力,台灣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可以預見未來是優勝或劣敗?
----------------------------------------------------------------------------------------
(1)此新聞報導乃專訪轉述謝國榮教授所發表之主題:[國際視野 vs 本土視野]。
(2) 謝國榮教授,目前任職於高苑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0 條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