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綜合新聞 › 高雄日本人學校師生至鹽埕國中教育參訪
高雄日本人學校師生至鹽埕國中教育參訪
2014
12/07
22:17
天眼日報記者
何才雄
高雄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2654) | | | |
2014-12-07 22:17
天眼日報記者 何才雄 高雄市 報導

圖:高雄日本人學校師生一行25人抵達鹽埕國中參訪(記者何才雄攝)

 

台灣目前最夯的「翻轉教室」遇上日本教育新思潮「佐藤學」後會擦出什麼火花?能否為國際交流開創不同的想法與模式?這些問題都能在高雄日本人學校與鹽埕國中的教育交流中找到答案!高雄日本人學校高口和治校長於125日率領國中、國小部師生一行25人抵達鹽埕國中進行一日的教育參訪,受到熱烈歡迎。自民國66年起,兩校每年舉行師生互訪活動,38年從未間斷,實為國際教育交流的濫觴、台日情誼長存之典範。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為突破傳統交流模式、開拓國際教育新思維,嘗試讓這次活動除了迎賓、參觀、表演之外,更進一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為國際教育注入新活力。為此,特別引進「翻轉教室」作法、結合「佐藤學」學習共同體概念,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專家謝甫宜博士進行課程規劃,並與鹽埕國中博士主任喻鴻鈞老師、科學教師討論、修正,進而決定以「創意科學」、「帆船體驗」作為活動主軸,帶領參與師生共享「做中學」的學習樂趣。

活動當日,直笛隊在鹽埕國中校門口吹奏迎賓曲,緊接著由榮獲全國音樂比賽小提琴冠軍的魯郁文同學獨奏,熱情精湛演出搏得高雄日本人學校師生高度讚賞。歡迎會中,來自各單位的代表分別進行簡單致詞,表達對此次活動的祝福之意。隨即進行「創意科學」與「帆船體驗」二個亮點學習活動,藉此觀察「翻轉教室」與「佐藤學」的初次融合與成效。

為達到「翻轉教室」目的,鹽埕國中在二週前預先規劃好活動內容,並請兩校學生先進行自我學習與初步討論,確保活動當下,學生均處於渴望想學、滿腹問題的高原狀態。此外,為達成「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理想,進而秉持「最大異質化」編組方式,事先將學生分為10小組,每組編入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台日學生各一、二位,藉由「組內合作、組間競賽」的學習方式達到最大的交流成效。

創意科學有「十來運轉」及「終極平衡」2個學習單元,分別與「地心引力、摩擦力」及「重心、力矩科學概念」有關。教學理念為藉由問題解決進行科學探究,並將學習自主權與決定權交給每位學生。教學過程包括:學生在家自學、教師初步介紹、小組合作討論以確定問題、擬定解決策略、科學論證、最後作出結論,共六個步驟。換言之,交流活動在二週前已經展開,125日的實體交流是完整呈現的最後階段。活動進行之際,隨處可見不同文化、不同先備知識、不同語言的學生運用英文、筆談、比手畫腳...等方式溝通討論,顯示交流活動已從表層的互訪參觀進入深層的合作學習,是另一種可行的國際教育與交流模式。

帆船為鹽埕國中獨步高市國中的招牌課程。體驗之前,由帆船教練進行初步講解,同學相互幫忙穿著救生衣後紛紛進行操船體驗,並進行心得交流。讓涉及物理、潮汐、風向、水文...等知識的帆船體驗成為帶的走的經驗與回憶,而非僅為單調死板的知識與記憶。此外,由於學生必須在茫茫河面上操船,凡事只能依靠自己的觀察判斷解決所遭遇的問題,因而磨練學生的意志與膽識。加上近年來愛河整治有成,帆船體驗之際徜徉於河面之間,眾多觀光客駐足流覽拍照,對於高雄市海洋意象的營造亦有正面幫助。

最後的重頭戲則是午餐過後,由日方學生帶來的太鼓表演。19位日方學生身著傳統服裝、精神抖擻的在學校中庭表演太鼓,隆隆鼓聲劃過天際,鹽埕國中全體師生大飽耳福並獲得如雷掌聲,除了為此次台日教育交流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之外,更為國際教育交流開創新的思維與模式!

上傳時間:2014-12-07 22:17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何才雄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