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桃源鄉高中社區,臨近荖濃溪畔,社區居民以布農族與南鄒族為主,塔羅留溪護溪、護魚行動成果卓著,已在大寶來地區漸次打亮名氣,假日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賞。
位於高中社區的興中國小,近年也在此豐碩的人文資產供輸下,展現獨特的特色課程,屢獲佳績。學校在全體教師與社區的規劃下,96、97連續兩年獲得「教育部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的績優學校,去年一舉獲得該專案計畫全國前二十大特優學校,今年(98)再接再厲,延續去年的優質表現,再次蟬聯特優學校殊榮。
學校用心規劃,第一年以「用在生活—桃之源.延續原鄉人文序曲」計畫,獲得甲等,閒置古道獲得再造與重現風華的機會,不僅外觀美化,更成為學生學習部落生活的根據地,學生從中獲得植物文化的學習,學校也戮力開發原鄉部落植物文化童謠,為部落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第二年(97年)以「親近山河-奔放原鄉人文的舞曲」為主軸,獲得特優殊榮,在構築原民生活廣場,提供部落空間意象的氛圍下,學校規劃植物科學、族語教學、生態導覽等學習,給予學生知識理解與意識型態的教學課程,並結合生活經驗性的表意活動,如趣味化部落定位越野活動、陷阱製作等,逐夢踏實,一步一腳印,逐步建構「部落原鄉」為核心的特色學校。
今年興中國小又以「等待豐收-outsidein縱橫山野風情」計畫,獲得全國特優獎,學校將以「等待豐收」為主題,從「口語傳說」、「射耳祭儀」等認知層面的學習,導引學童了解祭儀文化,並認識獵人養成過程中「等待」背後的準備與辛勤的歷程。同時學校也將與同獲績優獎的旗山國小、景義國小從事體驗接軌活動,讓孩子學習獵人文化中「分享」的布農文化之美,課程安排可謂不失本土風情,又讓孩子有連結外部的機會。
在地老師聖愛,就非常欣喜部落文化得以重現孩子面前,他認為部落文化並非只有歌舞,更深沉的生活智慧,才是需要傳承給部落孩子的,同時他也引介政大民族所日本同學到校參加布農祭典,期待這樣的特色課程得以分享眾人。另一位在地南鄒(沙阿嚕阿)族老師基鼎,穿梭於布農祭典中,也相當投入,他認為文化認同,是ㄧ種族群自身族屬的反省,他期待這樣的特色課程,能帶給沙阿嚕阿族的孩子,有ㄧ種文化認同的體會。
三年級的晡妮,就說安排在每週彈性時間的主題課程,讓他從阿公阿媽身上學會了種小米的故事,真期待今年的主題課程上,能再次看到小米長大的模樣。本學年度代表高雄縣參加全國布農族演說比賽的頌恩,是學校六年級的大哥,帥氣的他,也滿心期待的希望在五月份的射耳祭傳統技藝,綁山豬競賽中能獲勝。
校長王宗坤是平地漢人,但是卻對原住民文化活動相當投入,他認為學校課程需要有在地特色的發想與使命,學校如果不作、不成為部落文化傳承的ㄧ環,學校就失去在地教育的生存意義,同時他也認為特色課程的推動在興中國小將邁入第三年之際,學校老師與社區家長的投入是最重要的,他慶幸獲得家長會長顏文博、賴文德的支持,也感謝有ㄧ個非常和諧投入的團隊,才能使特色課程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