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鴞鴟鴞飛高高,囝仔中狀元,鴟鴞鴟鴞飛低低,囝仔快作爸」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台語童謠。鴟鴞(黑鳶,俗稱老鷹)放眼翱翔,是我們生活中的親密伴侶,是人與鳥類共存共榮的溫馨畫面。但曾幾何時,鴟鴞變成台灣稀有鳥類,到底是環境變遷?還是棲地遭到破壞?或是獵人無情獵殺?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雄鷹英雄」主角、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9月21日受邀參加2014國際和平日「良心覺醒 國際論壇II」時,為大家講述食安與自然生態奧秘故事。
孫元勳表示,前年在急救黑鳶時,發現牠體內有農藥加保扶,嘴巴裡面含有鳥的一些殘骸,研判可能是吃到有毒的鳥的屍體,追蹤發現十八甲的紅豆田上,躺著兩三千隻奮力一搏的瀕死鳥類,其中包括麻雀、斑鳩,還有小雲雀之類的等等。孫元勳發現農夫以農藥摻稻穀刻意去毒殺鳥類,以免損害他的紅豆苗。
但使用農藥真的是最快速有效保全農作物的方法嗎?孫元勳表示:「有一些鳥像麻雀之類的,這些鳥牠們會吃很多的菜蟲,所以農夫在下毒的過程當中,也把這些害蟲的天敵殺死了,以後要用更多的農藥,更毒的農藥去照顧農田,慢慢就會發現,生產食物的農田,要承受多少農藥的威脅,對我們的健康,對勞健保的支出,產生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些衍生出來的社會成本,大家想想事實上是得不償失。」
孫元勳回想在美國求學時,看到鄉間有很多飛鷹在飛,但為什麼台灣的飛鷹就比較少呢?孫元勳相信台灣大部份的農民基本上都本著良心在耕作,農民也不希望生產的食物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健康,所以農政單位一定要對一些昧著良心的食物的生產者,嚴格把關。
當人們正為餿水油擔心之際,孫元勳強調,其實農藥污染的事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孫元勳呼籲透過良心時代運動的推展,聚集大家的聲音,政府當局應該要知道百姓需要什麼樣的生存環境,這也是推動良心時代運動真正的意義。
從事鳥類研究近三十年的孫元勳,在太極門練功多年,學生封他是「太極鷹王」,在「良心覺醒」的此刻,孫元勳認為,體悟大自然的愛與和平,就像他的師父、良心時代運動發起人洪道子博士所說的,良心是生命永續本源,人人守護良善本心,讓它指引心之明路。人人有良心,天下皆太平,人人有快樂,家家皆幸福。
「良心覺醒 國際論壇」將善的影響力持續擴散,相關「良心時代運動」全球發展狀況與響應方式,可以上良心時代運動網站www.aneoc.org了解,也歡迎各界共同響應宣言連署活動。
圖說: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孫元勳,警惕使用農藥也會殺死害蟲的天敵,得不償失。資源分享是一種美德,是良心形之於外的表現,是愛的昇華,是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