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新港板頭村越堤「剪黏壁畫」落成
為呈現發思古幽情的老鐵道入口意象,讓上橋攬勝遊客緬懷「古笨港」風華,嘉義縣政府爭取文建會補助新港鄉復興鐵橋旁堤防剪黏壁畫17日舉行完工典禮,縣長陳明文邀各界一起分享,並強調將繼續努力,讓地方越來越藝術、越來越美麗。
根據史料記載,扼雲嘉兩縣交界北港溪咽喉的新港鄉,前身為「古笨港」,乃3百多年前開台先賢顏思齊率眾登陸地,建於西元1739年主祀水仙尊王的水仙宮,別具傳統建築特色殿宇,刻劃著向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的地方發展史。
鄰旁興建於1909年的台糖復興鐵橋,行駛70多年後走進歷史,原擬報廢,嘉縣府接受地方意見列為歷史建築,爭取文建會補助經費修復再利用,除橋墩穩固、橋面整修、增設護欄設施外,並在南岸堤上設立地標性景觀建築,作為古蹟導覽平台。
由於復興鐵橋下方也是古笨港遺址,縣長陳明文並規劃設置戶外博物館,將挖掘出土的碗盤、錢幣等古文物鑲嵌在景觀牆上,讓遊客上橋攬勝、緬懷這段歷史。
立委張花冠接著向文建會爭取「空間藝術」經費300萬元,委由長年投入剪黏交趾藝術創作、入選95年工藝之家的新港鄉剪黏交趾藝術家陳忠正,帶領社區共同完成復興鐵橋堤防旁剪黏壁畫,讓原為寺廟建築特色的剪黏藝術走入社區。
這幅以該地原生樹種苦楝枝葉呈現春夏秋冬景象、號稱全國最大剪黏壁畫,下午3時由縣長陳明文、立委張花冠、縣議員林秀琴、王幸悅、鄉長邱晉煌等各界共同主持完工典禮,地方並安排山寨火車遊藝術村、獅陣、太鼓表演等節目熱烈慶祝,現場非常藝術。
陳明文縣長致詞時,再度期許此活力新生的歷史建築風華再現,成為全國社區營造的典範,文建會洪副主委也當場肯定此藝術創作,及地方爭取第2期工程將繼續推動,讓新港鄉越來越藝術,希望地方也能善盡後續的維護管理工作,以廣招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