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綜合新聞 › 民眾遇醫療爭議,應循申訴/調解管道處理
民眾遇醫療爭議,應循申訴/調解管道處理
2011
04/09
20:12
天眼日報記者
曲天佑
台東縣
報導
分享
瀏覽 (310) | | | |
2011-04-09 20:12
天眼日報記者 曲天佑 台東縣 報導

有關爾來報載醫院發生病人家屬毆打醫師等情事,雖然許多醫療糾紛之病家感到無奈與痛楚,但是以任何形式之暴力並無法解決醫病爭議問題,我們可以體會民眾遇到醫療爭議時憤怒、焦急、不安的心情,但是如果採取不理性的行動,例如在醫療機構前抬棺、灑冥紙、大聲叫囂等抗議行為,可能會觸犯「集會遊行法」、「社會秩序維護法」、「民法」、「刑法」等相關法令,並因而受到制裁,另有些醫療爭議病家認為透過媒體的公布,可能對醫師或醫院造成壓力,增加談判籌碼。但事實上,其對醫療院所產生的壓力的大小,可能因主事者心態、醫院規模、知名度不同而不同。有些高知名度的醫院/醫師認為,不愁沒有病人上門,並不在意曝光後的影響。其次,媒體通常需要平衡報導,所以會同時採訪醫病雙方對事件的看法和回應,其所呈現的結果不一定符合當事人期待。例如曝光後,也有可能引發一些當事人未曾思考過的負面效果,包括覺得醫院/醫師說法對當事人造成二度傷害;強化當事人與醫院/醫師的緊張與對立,更不利雙方溝通;媒體曝光後,當事人生活作息受干擾,或旁人以異樣眼光看待等困擾。所以病人及家屬打算要採取任何行動,務必三思而後行,建議可處理的方式如下:

1.直接面對醫師:大部分醫療爭議之原因為民眾與醫師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直接面對醫師,可以了解醫療專業面之解釋,並可依據醫師之說法提出質疑,釐清問題。

2.直接面對醫院:大部分醫院都訂有醫療爭議處理作業流程,並由專責人員負責辦理(各院連繫窗口詳如附表),民眾對於醫師之解釋不滿意者,可經由院內申訴管道與院方對談、協商,以尋求雙方能共同接受之方案,如能達成共識則可自行和解。

3.申請調解:

(1)鄉鎮市公所調解:

醫療爭議中民事損害賠償事件,以及刑事業務過失致傷害或致重傷害案件,皆得向鄉鎮市公所之調解委員會以書面或言詞聲請調解。若調解成立,所製作之調解書經法院核定後,與確定判決具有同樣效力。

(2)司法調解:

依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三條第一項第七款規定,醫療爭議於提起民事訴訟前,應先經法院調解,由法官與調解委員於法院調解該紛爭;但已經其他法定調解機關調解未成立者,則不再施行司法調解。

4.衛生局調處:

當對於醫療過程有疑義、醫院態度不佳或拒不處理時,可以書面向醫療院所所在縣市的衛生局申請調處(填寫「醫療爭議案件調處事項陳情表」),藉由政府之介入,提供管道讓兩造當事人進行溝通,調處如雙方需求及條件達成共識則和解,如調解不成立則須經司法途徑判決。此法雖無法直接判定醫療疏失,但可藉由調處過程擷取會談重點,判斷醫院說詞是否有矛盾之處,但如已進入司法程序,則不再受理調處,請當事人靜候司法裁決。

上傳時間:2011-04-09 20:12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曲天佑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