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兩點之間的最速曲線,是"擺線"(其定義請見以下連結):
原文中的動態視頻無法貼到本信中,請到以下連結中觀看:
rgds/Jimmy
=============================================
轉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京校友會
兩點之間最快的竟然不是直線?!
兩個實驗告訴我們至真的人生哲理!
1.
經過無數學霸的論證和科學實驗,
上圖紅色路線是最快的路線,
此曲線也因此被稱為“最速曲線”。
感悟:
順勢而行,借力發力才能讓自己更快向前。
2.
實驗證明:
四個顏色的小球在“最速曲線”的不同位置同時出發,
卻在同一時刻抵達終點。
感悟:
不是看起來離目標遠,就真的會慢很多,
只要選對了路,一切都為時未晚。
2013年4月15日下午2時50分,波士頓發生了馬拉松爆炸案。波士頓科普里廣場,兩枚炸彈在接近終點線附近引爆。3人當場死亡,183人受傷,17個人生命危急。其中30人因爆炸後受傷狀態危急,必須當場截肢;其他人則歷經數次手術活下來,面對從此完全不同的人生。
受傷者中有一名來自德州的美麗女子,大大的眼睛,金色的頭髮,像明星。她的左腿下肢因彈藥碎片嚴重切斷神經及腿部組織,共經歷了15次手術……。最後一次,醫生告訴她,仍有腐蝕潰爛,或許必須再動手術。於是蕾貝嘉迪馬蒂諾做了一個決定,她問醫生可以切除她的左腿下肢嗎?醫生看著她,然後回答:「或許很快地我們不得不考慮這個選項。」她立即做了決定:切除左腿下肢。接著如愛戀關係般向她的左腿提出「分手」協議;並於2014年11月9日寫了一封「向我的左腿分手信」。
信內容如下:
「嗨,是我!」
「我肯定我對你提出分手時,你不會感到太驚訝。」「因為曾經存在於我們之間的愛已漸漸消逝了;我們必須勇敢承認,這段關係,已經成為我的生命負擔。」
忍痛寫下「不怪你」
「的確,我們曾在風雨中共患難,一起走過許多地方……在那些最艱難的日子裡,你數度幫助我越過太多難關。」「我永遠珍惜這些記憶,離開你,對我而言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屬於我們共同時光的路已走到了盡頭。……也許我說的話對你而言很殘忍……但我從來不曾對你撒謊,也不想於此刻打破這個規律。」「我愛你,真的,但我應該開始下一個旅程。」「所以明天……我即將把你從我的生命裡,切除。」
「最後我能為你做的,就是送你一張Coupon(折價券),希望你用得上,最後一次為你修指甲,盼你好好享受。」
蕾貝嘉在手術前夕,真的依照「分手協議」中的「承諾」,為自己左腳腳趾做了一次「Nail」美容,大拇趾塗上黃底色加黑色線條繪圖,其餘四個腳趾全塗上紫藍色指甲油。然後她在腫脹損傷數度植皮的左下肢寫上:「It’sNoYou.It’sME.」(不怪你,怪我)。
於是2014年11月10日,她進了手術室,和她的左下肢正式「離別」。手術醒來時,她低下頭,看到「它」不在了,真的不在了……她在包覆的紗布上畫了一個笑臉,寫下「GetWell」。她於Facebook上分享自己「和腿告別」的感受,沒有眼淚,而是「終於結束了,我要開啟新的人生章節。」
她第一個計劃:裝上義肢;第二個計劃:訓練以義肢跑步;第三個計劃:參加2015年,明年波士頓馬拉松賽。在那裡,她宣示生命全新無懼再出發。
個人網頁上她寫著:「生活從來就不容易。……當我們在最艱險的地方,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線光芒……人生本來意謂著你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放棄一些阻礙我們前進的『東西』……雖然我少了半條腿,我仍看到希望,沒有什麼能把希望從我身上奪走。」
捨下傷痛好好活著
「所以,無論你正和什麼事情奮戰……振作起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當真的災難發生時,……災難的盡頭是無限的苦。有人走了,有人活下來……而我活下來,只是必須和我的左腿,勇敢告別。」
人生若只是微苦,何必虛說成殤。若只是心痛,何必虛張是心碎。若只是殘疾,何必誇大為亡廢。
捨下你的痛,和它分手,好好活著吧。真情可貴
可收藏當變換桌布用。
============================================================================================================
美國當今最具影響力新聞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TheHuffingtonPost)在2014年元月報導中,列出"人在50歲後應該丟棄的一些思維":
一、心懷怨恨
怨恨可能產自於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卻遠比當時的傷害更持久傷身,在不能選擇寬恕的情況下,過去的怨恨可能導致怨恨者,無法享受現有的快樂,長久下去,怨恨者可能會變得憂鬱和不安。根據梅奧診所的資料顯示,寬恕能帶來健康的交際關係,更高層次的精神昇華,並減少焦慮和壓力,減低血壓以及減少濫用酒精和藥物的機率,因此,放下怨恨,以寬容擁抱新的一年吧。
二、喜歡在爭論中做勝利的一方
許多時候人們可以在堅持己見和快樂中做出選擇,往往爭論中做勝的一方並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向別人的意見妥協並不會給自己帶來甚麼傷害。心理學專網《PsychCentral》說明爭論明顯會給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因為很多時候爭執會給兩方帶來不小的壓力,而科學家早已發現壓力不利於健康。爭吵不只是給雙方帶來健康上的威脅,更可能將傷害範圍擴展到第三者身上。
2013年《英國電報》(Telegraph)報導的一則研究發現,父母在嬰兒面前爭吵會給他日後的大腦功能帶來極不好的影響研究員還發現,即使是嬰兒在睡眠中聽到爭吵聲也會影響到他們大腦處理情感聲調的方法,具體而言,生長於爭吵聲多的家庭,嬰兒經常暴露在生氣的語調中,其壓力水準會上升,長大後更傾向於變成不安的大人。無論是輸是贏,爭吵對任何一個年齡層都不是好事,而年過50歲更應該放下,選擇退讓、妥協,獲得清心、快樂。
三、等待最佳時刻再做想做的事
人在年輕時往往會定下許多目標,在什麼期限下一定要達成某某目標,等到年過半百就看清了其實生命沒有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刻做最好的事,而對50、60、70歲的人來說,不要再等甚麼是最好的時刻了,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應該去實行。
四、再怎麼吃也不會發胖的想法
即使要趁機做自己愛做的事,也不能肆無忌憚地吃,"放縱飲食"是50歲後應該丟棄的行徑,因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的減緩會導致一天內身體能燃燒的卡路里量減少,放縱飲食不只是會使體重飆升,更會帶來許多的健康問題,維持均衡的飲食和運動才是可取之道。
五、討好所有人的想法
人人都希望能被別人接納或喜愛,但是年過50歲就該放棄試圖討好他人的想法,雖然有時候要說「不」的確不容易,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討好全世界的人。
六、說別人的壞話
俗諺:若沒有好東西說,就甚麼也不說!因與是非隔絕能讓人看起來更迷人,除此之外,那些引誘人說是非的人很可能在背後也會說上你。
七、追求工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