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絕非縱容,更不是對不公不義之事視而不見。為響應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寬容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良心時代運動等11個民間團體,於11月16日合辦「用愛與寬容落實自由與人權良心建言」線上論壇,邀請專家學者與青年代表與談,除了探討寬容的真義,更對政府提出良心建言,民團呼籲司法制度和課稅不應成為政府壓迫人民的武器。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暨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表示,寬容是一種承認他人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積極態度。在任何情況下,它都不能用來為侵犯這些基本價值觀的行為辯護。政府制定政策時應以人為本、尊重人權,並依法行政,帶頭打造一個寬容、正義和尊重的社會。尤其是當政府行使公權力時,他們應該牢記這些人權基本價值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受到侵犯。政府有義務維護公民的人權和自由,平等對待不同文化、種族、宗教和信仰的人。尤其是司法制度和課稅不應該成為壓迫人們的武器。
淡江大學外交系教授張家麟從太極門遭受26年至今未得平反的冤錯假案,談宗教寬容,他指出,戒嚴後各類宗教在台灣百家爭鳴,台灣一度成為20世紀以來宗教自由度極高的國家地區,卻沒想到1990年代的民主政權為了鞏固其合法性,假宗教掃黑之名,利用稅務手段獨對太極門弟子敬呈給師父的敬師禮進行不當課稅,本質上,就是行政權過當的宗教壓迫。張家麟指出,同樣性質6個年度的稅案,有5個年度都得到了平反,唯獨1992年度的稅案到現在未能伸張正義,就法律的公平性來看,在法理情上都不合法理的邏輯。他指出,政府應還給太極門師徒公道,平反1992年度的稅案,對於2020年太極門被政府強制法拍的土地,更應償付賠償。他表示,當政府跨越政教分離之牆,用行政權力翻過牆來干涉宗教團體、師徒的束脩禮敬關係時,就已經是侵犯了宗教人權。當政府尊敬宗教傳統的束脩禮,不逾越,就是宗教寬容的表現,也才是臺灣以民主人權立國的基本治理原則。
太平洋日報社長張寶樂表示,中國人講法律不外人情與事理,法是人在解釋,若法官對於人情事理不考慮,只從自己的想像去解釋法律,維護違法者的人權,並非真正的人權。他呼籲大家共同來維護真公益,而真正的公益必須是站在人性、品德與合乎全民利益的公益。
生技公司專員劉品筠指出,太極門上萬個家庭,26年來持續遭受冤稅的折磨,甚至行政執行署與國稅局還違法濫權拍賣掉太極門的修行聖地,但這些違法官員迄今卻無一人受懲處。劉品筠表示,要將真相與官員觸犯的法條都說出來,就是為了避免這些侵害人權的官員繼續錯下去。天災沒辦法控制,但是人禍可以,她呼籲政府勇於改變體制讓冤案不再發生、停止用不當的稅務手段迫害人民,儘速平反太極門假案。
行銷專員Winnie從超徵與新增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暴增,看寬容的真義,她指出,近兩年疫情嚴重,導致台灣中小企業接連倒閉,但財政部卻連年超徵,2021年超徵稅收高達4327億,八年來政府超收1兆1035億。
Winnie認為,超徵與欠稅欠費的問題,背後牽涉到的是造成官員貪腐問題的稅務獎勵金制度。稅務獎勵金就像是萬惡之源,利用台灣不健全的稅制作為屏障,稅務員即使濫開莫須有的稅單,也因為舉證責任被加諸納稅人身上,經常發生造假稅單橫行的歪風,搭配行政執行署的強制執行,以及失衡的法律救濟制度,導致人民一旦被稅務纏身,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永遠困在萬年不死稅單的輪迴中。在太極門冤稅案例中,國稅局凌駕一府五院之上,原本依法行政就能解決的事情,卻仍死守違法錯誤的觀念,不肯真正認錯改過。她強烈呼籲政府應「健全法稅制度,落實人權保障」,儘速平反太極門假案,國家才能邁向和諧寬容的未來。
韌體工程師Zack同時也是太極門弟子,他指出,如果當初沒有受到檢察官侯寬仁的造假誣陷,相信太極門一定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身心靈的健康。他認為,寬容不是放縱也不是漠然,呼籲政府要真正落實轉型正義,更正錯誤,嚴懲淘汰違法官員,才能一起迎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