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8年十月間,中共發動古寧頭戰役,以2萬餘兵力渡海攻擊金門,企圖乘夜登陸,奪取金門。所幸在我英勇的三軍將士,發揮成功成仁的犧牲奮鬥精神,浴血奮戰三晝夜,將來犯共軍大部殲滅,就此奠定台澎安定的基礎,為歷史上決定性的會戰。戰前一般情勢
民國38年4月23日,國軍撤離南京,渡過長江的中共部隊兵分二路一面進迫重慶,威脅政府,略取西南;一面由陳毅率領的東路軍自福建北部南進,8月17日陷福州,企圖會師兩廣,以圖赤化整個大陸。此時,中央政府任命湯恩伯主持福建軍政,湯遂將軍力集中於廈門,10月17日,湯恩伯又率軍隊撤到金門,準備在此據守,一場驚天動地、讓台海局勢全面扭轉的「古寧頭戰役」一觸即發。
此役共軍以陸軍部隊為主,完全沒有海空軍支援,反觀國軍在作戰全程海空軍除實質上予共軍摧毀轟擊外,如轟炸對岸共軍砲兵,阻塞水上交通,對地面部隊的作戰,均能作密切的協同支援,同時亦對共軍精神上之威脅更超過物質上的損失,使共軍行動受制。因為三軍發揮聯合作戰精神,致使整體戰力發揮於極致。
古寧頭之戰前後歷時三天,共軍傾萬餘之眾,渡海來犯,但卻全軍盡墨。這場戰役其所彰顯的意義不止是一場徹底而空前的殲滅戰。更要要的是此一偉大的勝利,是我軍「肯拚」才能使敵敗我存。戰爭不是僅靠軍隊就能打勝仗的,唯有在全民共同支持國防下,亦如孫子兵法始計篇所云:「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來支持政府,全國軍民上下一心,在行動上支持國防,以全民國防來捍衛國家安全,才能確保國家的永續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