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大捷迄今已六十年,怕只有60至70歲以上的人,才有一點印象吧!雖然只有五十八小時的時間,然而它的光輝永遠照耀著我們,當年它以雷霆萬鈞強勢,把頑強的共軍消滅,它的英勇所創造的輝煌戰果,庇佑我寶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富裕,創造了世人羨慕的經濟奇蹟,對寶島之貢獻無與倫比!
若就作戰規模言,雖有如滄海之粟,與我國民革命軍以往之輝煌戰史相比,亦有如小巫見大巫;但就其發生之時空言,則是我國家存亡絕續之關鍵;在民國38年秋冬之際,國內、外情勢險惡,幸獲此大捷,轉敗為勝直接予驕狂之共軍當頭棒喝,利挫其銳勢;同時重振我國民革命軍之聲威,士氣為之鼓舞,信心為之增強,國際觀感改變。從而挽回頹勢,益增必勝之堅定信念。我們當記取古寧頭作戰經驗教訓,本著「毋恃敵不來,恃毋有以待之」之警惕,發揚古寧頭精神。
精實的部隊訓練,方能克敵制勝,乃為千古不變之定律。戰力的植基與發揮,其根源在默默無形的時空裡日復一日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的速成,更非碰運氣。參戰部隊在缺人、缺糧、缺裝、缺補的「四缺」景象中,能上下同觀,一心一德,不計艱辛危難,共同努力,肩負重任,邊戰邊訓的擴編部隊,成就十萬大軍;再增援金廈,贏得金門古寧頭光榮勝利,戰略運籌帷幄,從無到有,締造懋績,充分發揮在艱彌厲,堅忍圖成,卓越指揮藝術的至當作為,以及官兵共體時艱,效命疆場的宏偉貢獻。
「戰勝不復」為孫武名言,在前述受教及見聞不過「鑑往」而已,環視今日,戰具發展日新月異,部隊戰訓與日精進。因此在「知今」工夫上如何著力,實為當務之急。何況共軍亦已非昔下阿蒙,更應從知敵、超敵、制敵研幾剋制之道,務必服膺先總統蔣公訓示:「說一丈不如行一尺,知之深不如行之篤」的「知行合一」,方能達到「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指導目的。
金門古寧頭大捷,是我們英勇的將士弟兄,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如果當時金城不保,今天還有生活安定、經濟繁榮、民主自由的寶島台灣嗎?古寧頭大捷為我們開創安和樂利的富庶盛世。龍峰蒼蒼,白雲飄揚,將士碧血灌溉斯土,而今在富麗寶島綻放民主自由之花,緬懷古寧頭先賢英烈,不禁肅然起敬,但願全體國民飲水思源,團結奮勉,從大格局思考,從大方向規劃,凝聚國家認同,塑造全民國防,促進國家現代化,則古寧頭殲滅戰成仁取義將士之靈,可安然瞑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