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將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紀念教育為推動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並期盼為所有人提供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及終身學習的機會。今(2024)年適逢國際教育日6周年,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太極門文教基金會、和美基金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等多個團體,於當天上午舉辦《良心教育 照亮未來》線上分享會,邀請各領域近20位專業人士,包含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延廷、中華民國玉清公益慈善協會理事長陳明珍、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新北市光華國小校長洪中明、台南市永康區三村國小校長黃俊傑等,分享他們對於啟發學生良心教育的理念與落實作法。
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國際教育日」聚焦在教育和教師在打擊仇恨言論方面的關鍵性作用,並提出Learningfor lasting peace(為持久和平而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表示,仇恨言論迅速傳播,這對所有社區都構成威脅。最好的防禦手段是教育,任何促進和平的努力必須置其於核心。
良心時代運動發起人、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致詞表示,人人懂得利人利己,萬物方能和諧共榮,在科技日新月異、訊息快速傳播的AI世代,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人類積極採取良心教育行動,致力心靈的平衡與和平的維護,以達心靈科技的善用,而不被科技利用。教育是良心志業,也是世界公民的責任。「為促進永久和平而學習」必須全面翻轉現行偏重知識技能的教育內涵,實行良心全人教育的改革。執行此理念的第一要件,是從家庭、學校到社會,打造一個具備愛、關懷、包容、正義的教育環境;全面性地提供有教無類、平等、優質與人權教育以及終身學習的機會;政府也應依循良心行政,保障人民的受教權益及教育品質,尊重並保護文化,培養擁有民主和人權觀念的優質世界公民,從而實現地球的永續發展,締造更安全、和諧與和平的未來。
前內政部長、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談到,中國道家談道與德,指的就是人跟天、人跟自然的關係,這些過去教育從不談,人類過去因為自私的生活需求,壓迫了大自然的生存空間,所以大自然反撲、氣候變遷;而人要很謙卑的了解,人類不過是這小小星球裡的一個物種而已,這個道德是非常實際的。另外他分享一個生活自我挑戰實踐「24小時不sayno」,24小時內不要講一句負面的話,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做,地球會更和平,人們也會減少紛爭。所謂的善事,平常就要去做,比刻意去做還有效,講出來的每句話都要做到,這就是誠意,沒辦法做到的時候就不要講,他認為這就是修行,這是最基本的人生態度,追根究柢就是人的良知,就從24小時不要sayno做起,如此簡單沒什麼大道理。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延廷表示,教育是培養人才,人才就是國家強壯的根本。他認為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有了人工智慧、人工智能,讓知識的取得更便利,還有世界觀、宇宙觀,甚至天文觀等等,讓人類的智慧得以無限的開拓。希望藉著響應聯合國國際教育日,倡導終身學習,讓智慧與時俱進,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國家跟國家之間的往來也能更具有和平的意義跟和平的氣氛,少一些鬥爭,多一些合作。張延廷也強調人權,每個人都有差異性,希望能夠存異求同,彼此尊重,在法律的標準之下,也參考道德的標準,實踐對人權的尊重是最基本的。
前台南市政府參議、前台南縣政府社會局長、中華民國玉清公益慈善協會理事長陳明珍博士認為,網路發達,大家都要去共同約束遏制網路做批評、歧視性或誹謗的言論或者去轉發不雅的影片、照片,這是必要的素養。根據統計,國內有7成以上學童有受到網路霸凌的經驗,如果發現小孩有這樣的情形,千萬不要去責駡他,不要去停止他上網,而是要讓他知道霸凌的人是錯的,馬上封鎖或是刪除對方的聯繫,也要留下截圖或拍照等做證據保存,後續通報校園防霸凌專線或「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下架不雅的訊息資料。同時也要教育小孩不要成為霸凌者,應該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現在是網路社會,需要大家有更多的網路素養。
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科技中心副教授何昕家,為教育部(民國)112年師鐸獎得主。他表示,他受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及日本「Society5.0」啟發,認為學習的目的某種程度是要解決、面對問題,而我們在談的素養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能夠面對未來的環境,另外一個就是能促進人類未來的福祉;所以現在的學習,促進人類未來的福祉是一個關鍵。聯合國推動持久而和平的學習,是希望帶給下一代能夠更勇敢去面對未來多變的環境。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休閒運動學系教授張哲維表示,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仇恨言論的現象日益嚴重。他認為教育和教師有責任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教導他們尊重多元文化,避免受到仇恨言論的影響或傳播仇恨言論。他以「運彩分析師精彩你的人生教學計畫」榮獲(民國)110年教育部頒發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計畫獎。透過運動彩券與資料分析的課程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數據分析能力,讓學生了解運動的正面價值,鼓勵堅守運動精神,拒絕打假球和簽賭。他也採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例如,讓學生參與國際良心日的活動,簽署國際良心日宣言,表達他們對運動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並在良心時代運動網站上發表來自運動員良善的心聲。
科普教育工作者、騎士榮譽勳章得主官賢相老師表示,自己推動少年發明企業家培訓計畫,因障礙不斷,長期積勞成疾,令他常有放棄理想的念想。有幸進入太極門,拜得明師洪道子博士,看到師父雖身受政府的法稅迫害,仍堅定於世界200多個國家推動愛與和平,更發起「良心時代運動」,讓他深受感動。應用師父的教導,他激勵學生勇於挑戰自我,透過競賽的洗禮及推動良心運動的課程,實施以來呈現加乘效果。2023年12月2日,官賢相受國際發明組織頒授「科學與創新」騎士榮譽勳章。2024年元旦,一位5年前教過的學生錄取了陽明交大特殊選才的百川學士系(不分系),特別向他致謝。這些榮耀讓官賢相體悟師父推動「良心時代運動」偉大善念的巨大影響力,期望以良心教育來為國舉才。
真理大學校長陳奇銘表示,真理大學以馬偕博士奉獻服務精神「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教育下一代,希望他們以良好的品德為先,為社會做卓越的貢獻。所以真理大學長期培養志工,在台北與高雄的世界運動會,真理大學派出的志工都是大專裡最多的,所以獲得教育部的優良獎項。對於現在年輕人被稱之為草莓族,陳奇銘並不認同,他認為,現在多元的環境較過去單純年代所承受的壓力可能高達二十倍,應該循序漸進,善於開導,去了解他們的思維。他表示:「如果是小孩有過失,要先讓他知錯能改;如果是學校有過失,我們要全力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我教導學生的一個方式。」未來國際良心日可以結合校友的力量,推到全世界各個國家。
苗栗縣頭屋國中校長吳忠道從事教育工作已30餘年,深受恩師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的啟發:「良心天平超越世間法則,為天地間唯一仲裁。」他體會到,良心教育就是在學生的需求上見到自己的責任,是一顆心影響另一顆心、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神聖工作。吳忠道邀請全體師生積極響應「良心時代運動宣言」全球連署活動,高一的吳耀忠同學說:「良心就是多幫助他人,並且回饋社會。」這位同學克服先天身體缺陷,投入「溫馨廚房」,參與假日烹煮、配送熱湯給獨居長輩的活動,積極面對人生、樂於付出,因此曾獲頒「總統教育獎」。吳忠道回想起師父洪道子曾經說過:「讀書的目的就是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學問固然重要,但如何讓孩童適才適所,發揮潛能,進而幫助社會,才是教育的關鍵目的。
主辦單位表示,2014年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帶領世界之愛和平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及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發起良心時代運動,至今不斷在全球倡導「用愛與良心促進和平文化」。面對全球範圍內不斷升級的氣候變化、民主侵蝕、持續的不平等、日益嚴重的歧視、仇恨言論、暴力和衝突,教育成為未來解決和預防這些挑戰的有力工具。《良心教育 照亮未來》線上分享會,是迎接2024甲辰龍年的新起點,希望大家共同攜手,引動良心,扭轉世局,助人利他,創造一個美好、健康平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