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次過年回家的計程車上,筆者順手拿起了給乘客看的「今週刊」,斗大的標題討論著「關於全世界興起的中文熱潮」,文中更進一步討論著「中文熱」帶來的「商機」。不過,最近許多文章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的「中文熱」,是指「簡體字」而言,而不是「繁體字」,因為老外學中文,看見得還是「中國大陸市場」。最近又看到新聞報導,連「聯合國」都要全面採用「簡體字」了。
難道,簡體字真得具有這麼大的魔力,繁體字的發展趨勢真得會日薄西山?「國際競爭力」越來越每況愈下的台灣,真得還只能拼命衝衝衝英文,然後就宣稱自己是在國際化?還是說,在必然國際化的道路上,就「語文輔助」方面,台灣還有提升競爭力的其他可能性?「繁體中文」是不是一塊可以「積極開創未來商機,同時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藍海領域呢?
最近我們的故鄉「澎湖」,也成為伴隨立法院通過「離島博奕建設條例」後的熱門的話題。在這塊人文薈萃的島嶼上,此時許多政商正汲汲討論、鼓吹著「引進『南韓濟州島』、『廣東澳門』及『新加坡』都已經在發展相當上軌道的觀光賭場」,宣稱這些會為「整年有一半時間是觀光暗季」的澎湖來帶無限商機,強調賭場的引進可以為「貧窮的澎湖人」帶來「財富及優質人生」!
然而,筆者的淺見是,依照「麥可?波特」的五力分析(MichaelE.Porter,1980)結果,「澎湖開放觀光賭場」恐怕無助澎湖競爭力的提升,無益任何商機開創或景氣刺激。反而,正如「MaggieBlack」在其所著《國際開發的盲點》一書(徐恆淑譯,書林出版,2005年12月)中,所一再指出的:打著國際開發名義,強調「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背後動機」,其實是「圖利更多政客及財團」,所帶來的通常是「過度開發濫用資源,而破壞自然及人文環境的災難」,並且製造出「更多的窮人」,「國際財團的剝削」結果導致:在這些「原本國民生產毛額(GNP)低,但居民都心靈富足」的土地上,卻出現更嚴重的「貧富差距」,進而製造原本不存在的「犯罪及貧窮等社會問題」!
身為澎湖人,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些來自政商所提供的「引誘性」資訊呢?我們應該要問:難道,除了觀光賭場外,澎湖的競爭力提升之路,已全然沒有其他可能性?「文化」的商機在哪?文化又可以為澎湖帶來什麼樣的國際競爭力?當這些政商拼命花大筆鈔票,宣稱「他們已經找到許多『國外學者專家』研究、背書,為澎湖量身定作,打造出未來發展藍圖:開賭吧!」的同時,他們是否曾經思考到「文化競爭力」的觀點,是否曾經翻翻「文化+創意=財富」、「文化金礦」、「文化魔戒」等三本書?是否曾費神研究過文化競爭力之路,是否比較能切合澎湖的「風土民情」,進而在商機開創外,為台灣保有那一吋「適合居住的固土」?還是他們打從心裡只想著,賭場開放就會有「撈不完的大筆鈔票進咱們口袋」?
從「世界中文熱」到「提升澎湖競爭力」,若能理性分析,其實不難發現,事實上「文化」就是商機!重點是,「文化」從來不曾讓社會上所謂的「政商名流」「感受到存在商機」。從「譚克:部分簡體字無邏輯違反造字原則」(詳見2006年4月4日中國時報A13版),以及「韓學者:簡繁漢字都會才懂真義」(詳見2006年4年4中國時報A13版)兩則報導,我們都可以看到理性的學者如何去思考「中文簡體化或繁體化學習」的抉擇問題。不論是德國還是韓國教授,他們都同聲點出:這個影響他們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抉擇,必須導入「文化的觀點」!
後備905旅步五營少尉輔導長吳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