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各國國防政策析論我國全民國防教育
國防是立國基石,也是保障全民安全的後盾。隨著21世紀的到來,國際情勢的改變,國家面臨的安全威脅已是非傳統化與多樣化的發展,也因威脅範圍改變、擴展太快,使各國更為重視非傳統威脅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對於這種多樣化的威脅,現代化的國防不單是靠國軍官兵強悍之戰力,更要有全民的支持與協助,激發全民參與、認同國防,如此才能發揮整體戰力,確保國家安全。
世界各國均以憲法或法律等,明定國民與國防間權利與義務之關係,以建立兩者良好之配合基礎:美國在憲法前文規定:「我等合眾國國民已組成更完整之聯邦,建立正義,保證國內安定,共同從事防衛,增進一般福祉,確保我等子孫繼續享受自由為目的,為合眾國而制定此憲法。」;法國憲法第34條規定以法律訂定:「為了國防得課以人民身體和財產之負擔。」;德國法律規定:「男性自18歲起,有從事邊界警備或民防團勞役之義務。」;南韓規定:「全體國民依法律之規定,負有國防之義務。」;北韓規定:「保衛祖國係公民之最大義務和榮譽,公民必須保衛祖國,遵從法律規定,服務於軍隊。」;中共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國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我國憲法第20條規定:「人民有依法
服兵役之義務。」;我國國民於入營服役時,應宣誓效忠我國及遵守軍中法令與保密規定。
從以上各國之規定可知,國民與國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全民的支持與配合,就沒有保障全民之後盾--國防。故全民國防是現代國防的基本觀念,此種全民國防意識之建立,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溝通」。
如何增進全民對國防的信心,國防部對此極為重視,經常透過各媒體宣導重大國防政策,藉由輿論傳播,增加全民對國防的認識,以爭取人民支持。除藉各媒體傳播外,長期以來國軍始終全力以赴投入救災救難、公共建設及愛民服務等工作,每年並舉辦多場次的營區開放活動,藉由各式武器的展示、人員展現訓練精實的表演,增進軍民關係,使人民更了解國防的重要性,有助建立全民國防意識。
我國因地理位置關係常有颱風、豪雨、地震及山、海難等天然或人為因素發生的災害。國軍皆能投入各項救災,並於災後協助復原、重建家園等工作,藉此部隊增進了本身救災因應能力,亦大大提升國軍的形象。
依我國頒布之全民國防教育法規,主要在透過「教育」的手段,增進全民之國防知識及保衛國家意識,以確保國家安全。其中第五條即示:全民國防教育以經常方式實施為原則,其範圍包括:學校教育、政府機關在職教育、社會教育與國防文物保護、宣導及教育。因此,我國政府除制定教育辦法,加強師資培育、學術研究與探討,並規劃國際情勢、國防政策、全民國防、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教育主軸;另舉辦全民國防列車聆聽各縣市政府對國軍的意見,增加與民眾的互動,使全民國防教育順利推行及國防意識普遍各地,如此不斷凝聚全民國防意識,並強化國防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