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於安全,拒絕開放海峽中線。在「兩國論」十周年前夕,熟悉兩岸情勢變遷的人士對「中線」一事感觸良深。一位曾經駕機捍衛領空的國軍高級將領告訴本報,本來台海上空,不論中線以東、以西,都是國軍空軍的活動範圍。
基本上,共軍飛機不出海,更不要說接近或飛越中線,除非投奔自由。所以,台海空戰只聽說雙方戰機纏鬥到了大陸領空(例如,民國五十六年元月十三日的兩岸最後一次空戰),從來沒有飛到台灣這邊。
但是李登輝總統在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發表「特殊國與國論」後,情勢丕變,共軍飛機大舉出海,三星期內超過一百架次,且不時逼近中線,從此確立了「各管一半」的海峽中線地位。
華府智庫「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理查.費雪曾撰文分析謂,過去,中線以東固然是國軍轄區,中線以西也不容共軍飛機覬覦。但是兩國論後出現根本變化。從此國軍空軍的預警時間減少了一半,訓練空域也縮小,這是兩國論造成的最大戰略傷害。前述將領認同費雪的觀點。費雪表示,冷戰期間,國軍在大陸偵照(例如黑蝙蝠中隊、黑貓中隊)、空投,不時出入大陸領空;冷戰結束後,國軍飛機雖然不進大陸,但依然飛到沿海,因為金門、馬祖,都在大陸沿海。所以即使運補,國軍也要越過中線。
因此,在兩國論之前,中線只有其名,實際上沒有限制國軍空軍。《飛行員的故事》一書作者王立楨則指出,即使兩岸交流日趨熱絡後,國軍仍然飛進過大陸。時為一九九○年七月,國軍四架F-104G戰機,分由田定忠、劉文祥、楊志誠、葛季賢駕駛,在掩護其他飛機偵照時,進入了浙江上空。當時共軍出動「殲八」飛機迎敵,致出現緊張局面。
等到田定忠等人離開大陸領空,「殲八」也就無心戀戰,反倒是國軍增援的F-5E戰機一下子就飛到了福建沿海的平潭島附近。也就是說,那時中線東西都是國軍的制空權範圍。
98070541期長山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