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防意含結合平戰、國防民防與心防、國防科技與民生科技、無形與有形戰力等,是軍民一體、軍民共同參與和全民防衛的國防。因為國防不只是軍人的國防,而是全體國民的國防,因此我們要建立全民參與的國防,就是要全體國民本著「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認知,關注國防、重視國防、參與國防、支持國防。
因應中共軍事威脅,須建立全民國防共識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二00五年中共軍力報告」,中共解放軍現代化發展和中共對台策略的軍事手段,不論從中共二00四年公布的國防白皮書強調的「對台軍事鬥爭準備」,或二00五年三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強調的「非和平手段」,都與美軍所評估中共對台策略相符。日本政府發表的二00五年「防衛白皮書」中,對中共軍力的擴張已超出防衛必要範圍表示警戒,同時指出台海兩岸的軍力自二00六年後將由中共逐漸取得軍事優勢。故此,從「意圖」與「能力」研判,都已大大提高了中共對我國家安全的威脅,也讓週邊地區國家不得不正視其發展。
雖然我國向美國政府持續不斷採購軍事武器,但相較中共軍事武力的擴充與現代化,仍顯不足。為加強動員緊急應變能力,每年均結合漢光演習,邀請中央相關支援防衛作戰部會與縣﹙市﹚政府、重要公營事業單位實施兵棋推演或實兵演練;並將消極的防空自衛防護,調整為預防性安全工作,定期舉行萬安演習,以提升全民憂患意識,落實全民國防理念。自今年二月「全民國防教育法」正式施行,政府結合社會、學校教育與大眾傳媒,宣揚全民國防理念,加強全民的愛國意識和國防軍事知識,使有形武力與無形精神戰力結合為一,展現國防總體力量,確保國家安全。
防衛動員的運作機制與具體做法
我國全民防衛動員機制包括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動員準備計畫及全民防衛戰力綜合協調會報等三項指導體系,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相關的公、民營事業等單位,所形成之組織結構,為我國現行唯一兼具平、戰一體的動員機制。
動員準備為平時的工作事項,也是戰時動員的根基。為確保動員實施階段獲得所需人力、軍事工業以及基本民生需求之供應,以及穩定財政金融秩序,調度所需資金,全民防衛動員準備包括人員動員準備、重要物資動員準備和財力動員準備等。除此之外,具體做法尚包括精神動員準備,即以加強民主法治教育為起點,使人人時時保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堅實全民國防基礎。
國防科技的面臨問題和發展方向
一套大型的武器系統,從提出需求開始,經概念設計、展示確認、全型發展到生產部署,最後再交部隊使用,全程通常超過十五年。武器系統研發單位從成立到有能力獨立完成武器系統研發工作,亦即從奠基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到武器系統研發技術能量成熟的累積時間也要超過二十五年。所以說,武器系統研發是一個長期性的投資,不能要求有「立竿見影」的成效,而其研發能力的累積,更是一種經年累月的研究成果。這種能力累積的現象是否能持續,取決於背後能否有一個穩定而持續的過程或政策支持。由於國防科技研發為長期性的投資,因此,組織績效表現的特性是漸進且隱微地、長期地。當其累積了足夠的能量時,後續的研發投資不論在成本、時程、品質上均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當外界的衝擊超過系統的調適能力時﹙如人才大量流失等﹚,研發組織績效卻衰退非常快速。我國國防科技發展之問題,諸如研發能量分散、核心能量未建立,且整體後勤能力與能量亦不足;因此當前要思考的是,我國具備哪些國防科技的核心技術?其與國家科技核心技術如何結合以創造國家的競爭力?又如何獲得打勝未來科技戰爭所需要的國防科技人才?
中共未來攻台預判將採「損小、效高、快打、速決」之戰役行動。可能採常規、非常規奇正互用,以不對稱及非線性作戰方式,迅速瓦解或癱瘓我國戰力主導戰局。其犯台模式將結合經濟潛力,大量運用高科技武器,配合島內滲透潛伏人員,對我國實施多面向、多層次打擊。就兩岸軍力成長期程考量,如果國軍戰力未能轉型提升,軍力優勢將逐漸向中共傾斜,產生失衡現象。國防部除密切注意中共軍力發展動向,也以提升三軍聯合作戰整體戰力為整建重點。國防力量是國家安全的保障,國防力量的強弱則有賴於國防科技的發展。如果沒有堅實的國防戰力,任何國家建設、經濟發展都將成為幻影。我們唯有把全民國防的觀念和對敵情威脅的體認,深植每個人的內心,有效統合、運用全民力量,才能真正建設現代化的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