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度舉行「起門」儀式將廟門卸下置於室溫平放復原維修
嘉義縣二級古蹟新港水仙宮之廟門,為彩繪大師陳玉峰遺作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扇廟門,嘉義縣政府特別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聘請德國壁畫修復大師來台,採用復原式古蹟修復,這是國內首度以國際博物館級方式修復廟門,8日舉行「起門」儀式,將廟門卸下置於室溫平放復原維修,眾人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起門」儀式由立委張花冠、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李肇修、嘉義縣政府文化處長鍾永豐、水仙宮主委林明記及地方仕紳共同參與,起門工匠將廟門緩緩舉起,小心翼翼平放於水仙宮會議室,同時將「山寨版」廟門暫時安置大門上。
文化處表示,以往修復廟門彩繪,多半是讓廟門維持在原地,彩繪修復師直接在廟門上進行維護,但這種方式,因為廟門門神巨大且為垂直立面,修護施作過程中,容易產生清潔液及溶劑垂流,不利施作。
因此,基於古蹟修復最佳化之考量,決定拆卸門扇進行修復,但一座廟宇不能沒有廟門,修復團隊特別輸出一張廟門門神彩繪貼在門板上,暫時安置,待廟門修復後再行復原。
文化處指出,本名延祿的彩繪大師陳玉峰(1900-1964),人稱「祿仔師」、「祿仔仙」,為府城傳統彩繪畫師,其彩繪作品帶入光影、注重比例,影響現代台灣傳統彩繪的作品風格,傳世之彩繪作品以新港水仙宮保存最為完整,尤其是門神彩繪,與嘉義城隍廟門神及士林慈諴宮為台灣僅存之巨構,其中又以水仙宮保存最為完整。
民國37年至39年,水仙宮進行修復時,陳玉峰為水仙宮彩繪壁畫及三川殿木構件彩繪,民眾就自行募款舊台幣三億三千萬元修建,雖然轉換新台幣時大幅貶值,但仍可窺見大師在當時的份量,這次,爭取文建會1,260萬元補助進行修復,希望可以復原大師作品原貌。
修復師李志上表示,門神毀壞以彩繪層粉化最為嚴重,產生起甲、脫落及細部裂紋,修復師必須先行除塵、濕式清潔及加固後,再行填補並以水彩全色進行補筆,以及以壓克力樹徵塗刷做表面塗佈等步驟,期使保留大師原作並以新科技保存不易受損。
文化處處長鍾永豐指出,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為嘉義縣境內兩處國定古蹟之一,亦為台閩地區重要的傳統閩南式寺廟建築。原廟建於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嘉慶年間洪水氾濫,廟宇遭到沖毀。現址為嘉慶十九年(西元1814年)重建,歷史悠久至今約200年,廟中部分構件仍保存原廟之建材。
廟內擁有十一堵壁畫和門神,是民國37年至39年間由彩繪大師陳玉峰先生所繪製,為全台灣唯一僅存陳玉峰大師的作品仍保留原作品風格而未被不當修護的,這些作品在重繪的潮流下能存留下來是嘉義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希望藉由水仙宮修復方式之推廣,能使水仙宮成為台灣其他待修復寺廟之學習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