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台灣傳統基金會:政府失靈 公民運動才能救台灣
2013
12/17
10:06
天眼日報記者
林明義
台北市
報導
分享
瀏覽 (2109) | | | |
2013-12-17 10:06
天眼日報記者 林明義 台北市 報導

 

 

2013年台灣公民運動風起雲湧,反核、反媒體壟斷、反強拆、反服貿、洪仲丘案、關廠工人等一波波民眾為捍衛權益及抗議政策不當等走上街頭,對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怎麼樣的影響?台灣傳統基金會與開南大學在1215合辦「公民運動與公共政策-台港澳中經驗的比較」國際研討會,邀請台港澳中四地學者、立委尤美女、立委黃文玲、台大醫院柯文哲醫師、台大政治系教授呂亞力、台北市議會副議長周柏雅、1985聯盟成員等多人與會。

前中選會主委、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黃石城在致詞時指出,民主社會的政府常以「依法行政」一語帶過回應公民社會運動的訴求,從來不知道公民運動就是戳破少數利益團體與政府權力勾結濫造的「依法行政」謊言。近年來由於政府治理失靈、政商勾結、轉型正義失敗、政黨的明爭暗鬥,一再踐踏台灣人民心中對於公平正義的卑微期望,國內兩大政黨都是只顧將政黨利益極大化,超越國家利益,兩大政黨越趨墮落,已沒什麼期待;未來只有公民運動才能救台灣。

長期觀察參與社會運動的中研院社會所所長蕭新煌表示,三十年來台灣的公民運動歷史非常豐富、這也促成台灣的民主,提升國家發展的層次,然而這一波台灣卻退步了,退回到受害者運動,讓人心痛,因為政府退步到最低層次,所以人民受害。

台灣農村陣線理事長、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以「土地徵收必須純潔無瑕」為題發表演講,他給大家看大埔、灣寶、新竹二重埔、八里台北港、新竹璞玉等一張張政府在全台徵收弱勢族群土地時,人民家園被拆時痛苦抗爭吶喊的照片。近年來政府區段徵收的面積越來越大,手段也越來越激烈,這些很多都是農民賴以為生的地,嚴重影響人民基本權。人民被剝奪到無法生存,只好走上街頭,很辛苦又有風險,隨時可能被抓,其實沒有人願意這樣。

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徐世榮認為土地徵收應該是最迫不得已的手段,但在台灣卻變成優先且唯一的手段,政府養成動不動就徵收的壞習慣,光是一般徵收每年是日本一百倍!再者是財政因素,農業土地不繳稅,地方政府想辦法將農地變成都市計畫區來增加稅收,導致全省都市計畫區有438個,都市計畫人口數與實際人口數比實際多644萬人,浮濫程度監察院都提出糾正。第三是政治因素,地方民代很多做土地相關行業,都市計畫變成政治操作的場域,藉土地開發利益拉攏、鞏固派系。但是這些都影響到人民的財產權與基本人權。

徐世榮表示土地徵收一定要有的前提條件,就是法律要有規定(法律保留原則),再者是要涉及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的決定還是在少數人決定,都市計畫委員會等很多委員會,表面上說是學者專家,骨子裡決策都是少數行政官員,學者專家變成專門在害人的。公共利益的認定正當性很重要,這種認定不能用公聽會、說明會形式的會議來決定,而是用行政程序法中規定的較為嚴謹的聽證會形式,將正當性有所公評。

他表示,大埔張藥房今年去世的張森文先生生前常問他,行政院發的正式公文要原屋保留,為何說話不算話?政府怎麼會變這樣?「我到底犯了什麼罪,政府要這樣對待我? 我的房屋是合法的、領有建照的,他們憑什麼決定剝奪我的權利?」徐世榮表示,大埔死的根本不是兩個人,很多人鬱悶、憂鬱、躁鬱而死。政府不該只是把土地當成商品,人與土地有緊密的連結,土地是人安身立命之處,更要考慮土地是大自然景觀環境保護的一環。徐世榮提到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民粹兩字在台灣已很久不用,但是最近又被政府官員說出來,政府無法聽進民眾不同的聲音,一些古老的威權觀念又回來了,這種新威權主義的崛起要特別小心。

p1、前中選會主委、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黃石城指出,公民運動就是戳破少數利益團體與政府權力勾結濫造的「依法行政」謊言。

p2中研院社會所所長蕭新煌()、成大政治系教授梁文韜()、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談台灣的公民運動與公共政策。

上傳時間:2013-12-17 10:06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林明義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