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古寧頭戰役的精神與時代意義
2009
09/20
23:41
現役軍人
林翊蕙
澎湖縣
撰稿
分享
瀏覽 (1542) | | | |
2009-09-20 23:41
現役軍人 林翊蕙 澎湖縣 撰稿

古寧頭戰役的精神與時代意義

現今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安定、自由民主的法治社會,都是先烈先賢用他們生命和熱血所換取來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六十年前十月的古寧頭大捷替我們開創了今日安和樂利的富強盛事。生活在台灣的人民們,應該瞭解六十年前古寧頭大捷的重要性,並且應該加以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金門自古以來就因位居要津,地控顯要,而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地處閩海,扼閩海之咽喉,乃成為確保台澎安全之先鋒,追朔到民國三十八年當時台灣的情形,共匪喊出「堅決打金門,渡海攻台灣」的口號,且美國人還說出「台灣的淪陷,只是時間的問題。」那時,台灣的軍備大多由大陸轉移來的兵殘械寡之部隊,要固守臺澎真是堪憂!那時社會人心浮動,到處都有人擺地攤賣東西,貼紅條賣房屋,飛機、輪船真是一票難求。而這一戰可說是國軍戡亂戰役由敗而勝的轉淚點,這場歷史性的勝戰,不僅旋乾轉坤,堅定國人反共的決心,也開啟了國運,更換得了臺澎金馬六十年的安定與繁榮。

戡亂作戰,自先總統蔣公於民國三十八年元月二十一日退隱後,政府頓失領導重心,導致共匪可乘之機,傾巢南犯,旋踵之間,大江南北,盡成赤土,並進而吞噬福建,進占廈門,虎視著金門馬祖,與我國最後基地臺澎金馬遙遙隔海對恃,台澎金馬為我們最後駐守之地,且面對著這空前未有之浩劫。由於國共隔海對恃,此時金門小島的戰略地位明顯提升,中共視金門如芒刺在背,欲除而後快。因此,自古寧頭戰役到八二三砲戰後,金門飽受中共無情之戰火但始終屹立不搖,成為保衛我臺澎最重要前線堡壘,心目中永遠的英雄島。

回顧歷史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中共部隊分各型船隻兩百餘艘,共二萬餘人,自蓮河、澳頭、大嶝發航,而進犯金門本島。二十五日凌晨國軍於北海面猛烈轟擊,來犯之共軍死傷慘重,乃強行於壟口、東、西一點紅附近朝古寧頭登陸,並流竄至西山、觀音亭、安岐、西浦一線。國軍斷然逆行,雙方於上述之地點及湖尾、林厝、南山、北山展開激戰,由於火力戰至白刃戰,我國空軍臨空助戰,海軍太平艦亦進至古寧頭海域,以艦砲支援陸上作戰,且在戰車協力下,先行燒毀中共各型帆船於海灘,斷了共軍其退路支援,經我圍攻與招降兼施,共匪已知無法抵抗,逃生無路,束手歸降至續獲俘虜共軍部隊七千餘人,連同國軍殲滅者兩萬餘眾,擄獲武器無數,至此,金門之戰,遂時告澈底而完全之勝利結束,激戰前後歷時三天(共激戰五十六小時),史稱「古寧頭大捷」;匪軍傾萬餘之?,度海來犯,但丟甲曳兵,全軍覆沒,此戰是一偉大勝利,更重要的是在全盤戰略上,具有扭轉乾坤,為反共戰爭奠下勝利先基,重啟契機重大函意。

韶光易逝,古寧頭之役,迄今已六十週年,翻開歷史,看到我國軍不畏犧牲,攻守之師壯烈史蹟、將士用命、浴血奮戰、精誠團結,展現軍我同心英勇之史,卻也粉碎了共匪「血洗臺灣」的迷夢,穩定了驚慌的人心,改變了國際視聽,因此稱其旋乾轉坤,起死回生,實不為過,無待自我誇耀,唯我國人不能忘記過去的歷史與教訓,同時也應默念當年在金門為國捐趨軀的英勇官兵們,是他們用生命熱血換取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安居,,我們在紀念這神聖而偉大的日子時,對這些偉大的先賢先烈千萬不可忘記呀!

因此,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當中,對於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戰爭。戰爭爆發理由太多,但卻會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為了避免及防止戰爭,人類目前能想到的就是「以戰止戰」,透過建立強大的軍事武器,以嚇阻敵人不敢輕言挑戰,但現今的戰爭形態開始了多元化,國家安全的維護也絕非軍隊能夠單獨負擔,除了傳統的軍事威脅之外,非軍事威脅,舉凡恐怖主義、外交、經濟利益、金融危機、能源爭奪、種族衝突、新型病毒傳染等問題,更易影響國家安全。近年來中共頻頻不斷向我釋出許多優惠兩岸的政策及方案,從兩岸三通、包機直航、開放台商投資、建廠、到現在的家電下鄉….等,頻頻向我示好提出許多振興台灣經濟方案,這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且大喊著歡迎光臨,雖然這些都是表面上有助於我們台灣人民的方案及政策,但卻忘記背後的危機,中共表面上向我國釋出善意但背後卻利用政治、武力、金錢來阻斷我國與各國的外交關係,這無非是想借機統一我台灣,我們可從中共國防報告書得知他們並沒有放棄對台統一之政策,我們不能忘記過去歷史與教訓,認清中共當前和平統戰的意圖,所以強化我國人民居安思危理念,凝聚人民抗敵意識,實施保家、保產、保鄉透過全體國民的共識,且在不同的領域共同參與國防的全民防衛大作戰。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戰爭的型態承續一九九零年代開始的變遷,確立了新的模式-戰爭已開始多元化,國家安全的維護也絕非軍隊所能單獨負擔的,因此現代的國防必須超越以軍隊作為唯一憑藉的思維,除了傳統的軍事威脅之外,非軍事威脅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逐年增加,全民國防乃是結合政府、行政機關、公私營企業和全國民眾的力量,共同抵禦對國家生存發展的戰略,要貫徹全民國防理念,必須訂定一套可供具體實行的策略,而建立以全民國防的國防共識,為保障國家安全與民眾生存發展的先決條件。

上傳時間:2009-09-20 23:41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林翊蕙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電視國際台的觀點和立場。